宁武确实是在总兵周遇吉的指挥下,让大顺军主力势如破竹的山西攻势遭遇了一次意外。●⌒,.
在历史上,这次宁武战役,几乎是李自成渡河东征过程中唯一像样的战斗了。
于是,这场战斗的意义和惨烈情况,便被无数人大书特书。
什么野战数日,围城旬日,以炮火伤万余人。开门奋击,杀农民军千余人,火药尽,又趁夜率壮士二百,缒城入农民军营,又大胜,农民军退二十里,周遇吉坚守半月,援军不至,开城门伪降,诱农民军万余人进城,关下门闸,杀死农民军四骁将,将进城农民军,全部杀死。李自成检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对前进十分担忧说:“宁武虽破,死伤过多,自此达京师,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尽如宁武,吾辈岂有孑遗哉,不如还陕图后举。”
“廿五日,贼(指李自成)集头目计曰:‘宁武虽破,受创已深。自此达京,尚有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阳和等镇兵合二十万。尽如宁武,讵有孑遗哉!不若回陕休息,另走他途。’已刻期明早班师”等等记载,无不是在夸耀周遇吉的战绩,与宁武关战役的惨烈。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惜笔墨的描写,大顺军破城之后的屠戮之惨。
“周遇吉夫人刘氏,蒙古人,饶勇异常,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被农民军纵火全体烧死。周遇吉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矢集如猬毛,被执,缚之高竿射杀,或说磔于市。”《平寇志》等书说,“贼屠宁武,婴穉不迴”,王珻作《节录补》而谓‘贼恨其久不下。屠杀一尽,血流成波。’。
在文人的笔下,这次宁武关之战,几乎是可以和太原五百完人、张瘸子的孟良崮、金门之战等等相提并论了。但是。仔细想想,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不厚道的作者又要在这里给某些人扒皮洗脸了。
第一,时间上对不上。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李自成在西安誓师北上。百万雄师由禹门口东渡黄河,取道山西,直指京师。过河后,兵分三路,李自成自率东北一路主力约50万北上,正月廿八攻陷平阳(临汾),二月初二攻陷汾州(汾阳),二月初八攻陷太原,二月十六攻陷忻州后包围了代州(代县)。《明季北略》卷二十《周遇吉宁武大战》条中说,“遇吉设奇制胜。每战必胜”,相持半月,至三月初一日才被大顺军攻克城池。这明显是在瞎扯。
据康熙二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三十《杂志》载,李自成是在“二月十六日自太原起身,数日至宁武”;崇祯十七年三月《兵部为贼势已压云境等事》行稿说,大顺军“二十日过雁门关,二十一日攻宁武”;乾隆十五年《宁武府志》卷十一,大顺军攻克宁武的时间是二月二十二日。这就清楚地表明,整个宁武战役首尾不过两天。当时的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士气不扬。根本就没有“相持半月”之事。
而且,若是当真是如文人们所记载的那样,仅仅在宁武关就相持半月,三月初一才被大顺军攻破城池。那么,朱由检同学如何在三月底就去了煤山上找那棵歪脖树探讨人生的归宿去了?要知道,从宁武到北京,沿途要经过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各处城池险地,以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行军速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半个月二十天的时间内开到北京城下的。要知道。从宁武到北京,铁路距离五百四十公里,公路距离也有五百余公里。这个距离若是个别驴友徒步的话还可以在十天半个月内走到北京市境内,注意,是境内,而不是北京城区。走到境内也是身体疲惫至极。几十万大军如何能够做到这点?即使勉强有小股精锐能够做到,肯定也是人困马乏,容易为敌人所乘。
第二,双方的兵力、战果严重不符。
以炮火杀伤万余人?你周遇吉所把守的宁武关,虽然是明朝长城防线外三关之一(另两关为偏头关、雁门关),处于三关中路,又是明沿长城一线九边重镇之一山西镇的治所。前人论述说:“宁武关……北临云朔(大同、朔州),西带偏保(偏关、保德),最为冲要之地。”但是不过就是一座周围三千五百余米,城高十五米,城墙宽三米有余的小城,只是一个总兵的驻所,既非省城也不是封藩之地。就算是有些防御蒙古骑兵的火炮,以明末军备废弛的尿性,这些火炮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能够炮火杀伤万余敌人的,你以为你的大炮是袁督师的红夷大炮,一炮过去,数十里糜烂吗?还是苏联红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最是适合用来对付集群目标?
不得不说,这些火炮当真是质量过得硬的优质产品,一直打到火药用尽,也没有发生炸膛、炮筒过热等明末火器使用过程之中喜闻乐见的事情。
火药用完了肉搏,肉搏不是对手又使用诈降计来争取拖延时间。结果,在文人们的笔下,李自成再一次的扮演了无脑之人的角色。在敌军不曾缴械出城的前提下,没有派出小股部队控制要点,就贸然派出了大队人马开进宁武关。结果,这万余人前锋和所谓的四骁将就变成了周遇吉的战果。
胡说八道!你们以后编瞎话能不能稍稍的动点脑子?也好具备点欺骗性?
大顺军万余人一次性开进宁武关城?还被周遇吉所部连续鏖战了数日的数千兵马全歼?我去!这些兵马个个都是州长嘛!宁武关有没有能够同时容纳万余人的瓮城、关厢权且不说,这些人难道是采取球赛散场之后的队形一窝蜂的涌进去的吗?你的几千兵马若是想全歼这万余前锋的话,势必要全数集中,可是,你的部队集中到一点,其余部分势必空虚。这一万多大顺军便是猪羊一般被你宰杀,也是要有些动静的,城外的大顺军主力若是此时猛扑,你又该如何?
最是离谱的,就是此战带给大顺军的心理阴影面积极大!居然检点死伤。区区一个宁武关就死伤了七万余人!可是,根据记载,周总兵遇吉大人麾下不过四千余人,就这还是他到了宁武之后“汰老弱。缮甲仗,练勇敢”所得的精锐敢战之兵。果然是精锐!在武器装备兵力兵器都不如人的情况下,平均一个人要杀死杀伤接近二十个人!直杀得李自成颇为畏惧前面的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处的“数十万兵马”,打算退回陕西休息,另图他法。
试问宁武关打得再惨。有潼关南原打得惨吗?那个时候李自成老本几乎拼光,都没有丧失斗志,区区一个宁武关,便让他丧胆落魄了?
但是,宁武关战后,整个九边门户,外三关便彻底洞开。大顺军马大队人马还在宁武,前锋尚未离境,大同总兵姜镶的使者便飞马驰到,代表姜镶要求归顺大顺。顺天应人共襄义举。
在历史上,这次宁武战役,几乎是李自成渡河东征过程中唯一像样的战斗了。
于是,这场战斗的意义和惨烈情况,便被无数人大书特书。
什么野战数日,围城旬日,以炮火伤万余人。开门奋击,杀农民军千余人,火药尽,又趁夜率壮士二百,缒城入农民军营,又大胜,农民军退二十里,周遇吉坚守半月,援军不至,开城门伪降,诱农民军万余人进城,关下门闸,杀死农民军四骁将,将进城农民军,全部杀死。李自成检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对前进十分担忧说:“宁武虽破,死伤过多,自此达京师,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尽如宁武,吾辈岂有孑遗哉,不如还陕图后举。”
“廿五日,贼(指李自成)集头目计曰:‘宁武虽破,受创已深。自此达京,尚有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阳和等镇兵合二十万。尽如宁武,讵有孑遗哉!不若回陕休息,另走他途。’已刻期明早班师”等等记载,无不是在夸耀周遇吉的战绩,与宁武关战役的惨烈。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惜笔墨的描写,大顺军破城之后的屠戮之惨。
“周遇吉夫人刘氏,蒙古人,饶勇异常,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被农民军纵火全体烧死。周遇吉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矢集如猬毛,被执,缚之高竿射杀,或说磔于市。”《平寇志》等书说,“贼屠宁武,婴穉不迴”,王珻作《节录补》而谓‘贼恨其久不下。屠杀一尽,血流成波。’。
在文人的笔下,这次宁武关之战,几乎是可以和太原五百完人、张瘸子的孟良崮、金门之战等等相提并论了。但是。仔细想想,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不厚道的作者又要在这里给某些人扒皮洗脸了。
第一,时间上对不上。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李自成在西安誓师北上。百万雄师由禹门口东渡黄河,取道山西,直指京师。过河后,兵分三路,李自成自率东北一路主力约50万北上,正月廿八攻陷平阳(临汾),二月初二攻陷汾州(汾阳),二月初八攻陷太原,二月十六攻陷忻州后包围了代州(代县)。《明季北略》卷二十《周遇吉宁武大战》条中说,“遇吉设奇制胜。每战必胜”,相持半月,至三月初一日才被大顺军攻克城池。这明显是在瞎扯。
据康熙二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三十《杂志》载,李自成是在“二月十六日自太原起身,数日至宁武”;崇祯十七年三月《兵部为贼势已压云境等事》行稿说,大顺军“二十日过雁门关,二十一日攻宁武”;乾隆十五年《宁武府志》卷十一,大顺军攻克宁武的时间是二月二十二日。这就清楚地表明,整个宁武战役首尾不过两天。当时的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士气不扬。根本就没有“相持半月”之事。
而且,若是当真是如文人们所记载的那样,仅仅在宁武关就相持半月,三月初一才被大顺军攻破城池。那么,朱由检同学如何在三月底就去了煤山上找那棵歪脖树探讨人生的归宿去了?要知道,从宁武到北京,沿途要经过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各处城池险地,以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行军速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半个月二十天的时间内开到北京城下的。要知道。从宁武到北京,铁路距离五百四十公里,公路距离也有五百余公里。这个距离若是个别驴友徒步的话还可以在十天半个月内走到北京市境内,注意,是境内,而不是北京城区。走到境内也是身体疲惫至极。几十万大军如何能够做到这点?即使勉强有小股精锐能够做到,肯定也是人困马乏,容易为敌人所乘。
第二,双方的兵力、战果严重不符。
以炮火杀伤万余人?你周遇吉所把守的宁武关,虽然是明朝长城防线外三关之一(另两关为偏头关、雁门关),处于三关中路,又是明沿长城一线九边重镇之一山西镇的治所。前人论述说:“宁武关……北临云朔(大同、朔州),西带偏保(偏关、保德),最为冲要之地。”但是不过就是一座周围三千五百余米,城高十五米,城墙宽三米有余的小城,只是一个总兵的驻所,既非省城也不是封藩之地。就算是有些防御蒙古骑兵的火炮,以明末军备废弛的尿性,这些火炮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能够炮火杀伤万余敌人的,你以为你的大炮是袁督师的红夷大炮,一炮过去,数十里糜烂吗?还是苏联红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最是适合用来对付集群目标?
不得不说,这些火炮当真是质量过得硬的优质产品,一直打到火药用尽,也没有发生炸膛、炮筒过热等明末火器使用过程之中喜闻乐见的事情。
火药用完了肉搏,肉搏不是对手又使用诈降计来争取拖延时间。结果,在文人们的笔下,李自成再一次的扮演了无脑之人的角色。在敌军不曾缴械出城的前提下,没有派出小股部队控制要点,就贸然派出了大队人马开进宁武关。结果,这万余人前锋和所谓的四骁将就变成了周遇吉的战果。
胡说八道!你们以后编瞎话能不能稍稍的动点脑子?也好具备点欺骗性?
大顺军万余人一次性开进宁武关城?还被周遇吉所部连续鏖战了数日的数千兵马全歼?我去!这些兵马个个都是州长嘛!宁武关有没有能够同时容纳万余人的瓮城、关厢权且不说,这些人难道是采取球赛散场之后的队形一窝蜂的涌进去的吗?你的几千兵马若是想全歼这万余前锋的话,势必要全数集中,可是,你的部队集中到一点,其余部分势必空虚。这一万多大顺军便是猪羊一般被你宰杀,也是要有些动静的,城外的大顺军主力若是此时猛扑,你又该如何?
最是离谱的,就是此战带给大顺军的心理阴影面积极大!居然检点死伤。区区一个宁武关就死伤了七万余人!可是,根据记载,周总兵遇吉大人麾下不过四千余人,就这还是他到了宁武之后“汰老弱。缮甲仗,练勇敢”所得的精锐敢战之兵。果然是精锐!在武器装备兵力兵器都不如人的情况下,平均一个人要杀死杀伤接近二十个人!直杀得李自成颇为畏惧前面的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处的“数十万兵马”,打算退回陕西休息,另图他法。
试问宁武关打得再惨。有潼关南原打得惨吗?那个时候李自成老本几乎拼光,都没有丧失斗志,区区一个宁武关,便让他丧胆落魄了?
但是,宁武关战后,整个九边门户,外三关便彻底洞开。大顺军马大队人马还在宁武,前锋尚未离境,大同总兵姜镶的使者便飞马驰到,代表姜镶要求归顺大顺。顺天应人共襄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