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粉红色的花瓣在风中翩翩飞过,穿越河岸上低垂的柳叶,轻轻落入流淌的秦淮河中,泛起一片小小的涟漪,随着河水缓缓流去。

    “裙腰芳草拒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

    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方以智吟诵完毕,收回斜指的折扇,庞雨夸张的赞叹了一声。

    庞雨四人从太湖到石臼湖,再从观音河入秦淮,一路平稳的到了南京,确实比在长江上放心,到南京住下后,按约定去见了方以智,今日离开方家时,正好方以智要出门定社集场所,也在庞雨客栈附近,便一起来到桃叶渡。

    同行的还有方以智的妹夫孙临,庞班头同样是一袭合身的青衿,腰上插着一把折扇,头上扎着方巾,只是头发有些短,发髻显得很小,外表斯斯文文的,孙临则一声黑色劲装,腰上则挂了一把腰刀。

    三人走在一起,庞雨比孙临更像一个文士。

    旁边的秦淮河水清澈净透,河边曲靖蜿蜒,四月的桃花花瓣随风飞扬,将青色的石板路点缀出片片粉红。

    庞雨听了方以智的话,不由恍然道,“原来是因为桃树多,那为啥不叫桃花渡更有意境。”

    另一边的孙临干咳一声,方以智有些尴尬,连忙解释道,“东晋时的王献之有一小妾名叫桃叶,这小妾经常往返秦淮河渡口,王献之每次都在这渡口接送,写下了三首桃叶歌,这渡口从此得名桃叶渡。

    因为有桃叶此名,后来者才多有在此种桃树,却不是因桃树多才叫桃叶渡。”

    “原来如此。”

    庞雨探头看了一下那边的孙临,这位改字武公的妹夫也正在看他,那表情颇为怪异,似乎对庞雨的文化程度十分怀疑。

    桃叶渡的典故,南都士子都知道的,庞雨一开口闹了笑话,在孙临这种文化人看来,至少是一千点的暴击,不过庞雨表情轻松,似乎全不当回事。

    方以智见庞雨不以为意,宽厚的岔开话题道,“庞班头仗剑平贼,这些寻常典故,也不需知道那许多。”

    “其实我也有个文人的梦想。”

    庞雨丝毫不心虚的道,“听闻复社以兴复古学为己任,在下深表赞同,只是确实才学所限,入不了复社,但不妨碍在下心向往之。”

    孙临忍不住道,“庞班头正当华年,又识文断字,若是心向往之,自当知行合一。

    从典籍启蒙,即便不入科举,也可正人心固根本,与仗剑平贼不相抵触。”

    庞雨隔着方以智,恭敬的拱手道,“谢过武公教诲,在下回去一定潜心读书,他日有所成就,都是拜武公兄今日指点。”

    孙临一愣,他没想到庞雨这么上道,听起来就像是敷衍的假话。

    方以智笑笑道,“庞班头既向往复社,为何要匆忙离开,连两日都等不得,错过了此次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