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子弟学校么?我懂了!”

    金尚不是会因为这些不足就裹足不前的犹疑之辈,既然决定要做,就会相信赵主编的能力,既然她能将《京西都市报》打理得井井有条,兼职处理其他事务也很得体,应该不会在这件事上掉链子。

    “有运营困难,需要引入外部资金整合的现成学校么?”

    “我知道,就是有点担心舆论方面的问题,这一行……很敏感,赚钱是赚钱,出问题了,栽跟头也很惨。”

    见金尚脸色不变,赵主编试探着问道:

    毋庸置疑,公立学校正在快马加鞭地筹建,上上下下已经很努力了,可到底够不够用,大家心里都没底。

    “不知道金总是想要赚钱,还是以慈善为目的,后者的话,纯捐资助学就很好了,具体事务,交给专业的人做,如果是想要营利,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难点在哪?”

    至于教培资质,线下授课地点,本地中小学的参与,相对而言还要容易一点。

    “金总,传媒业涉足教培的,据我所知,已经有好几家报纸准备试水了,咱们虽然领先一步,能不能啃下最大的蛋糕,还不好说,现在多投入一分,以后就多赚十分。”

    “小学初中阶段要麻烦一点,高中相对容易,但是都不好入手。”

    “资质问题,以金总的关系,应该还能搞定,关键是好的老师不好招,正儿八经地办学和教培还不太一样,差异还挺大的。”

    很多城里人都不了解,一直到新世纪过后十五年,一二线核心城市都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说到这,金尚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问道:

    未来一两年内,公司在京畿地区的直属员工可能超过五千人,直接对应上万的适龄儿童,再加上今夕文化的年轻化趋势很明显,从幼儿园到高中,需求大得惊人。

    “暑假快到了,希望能开个好头……”

    好不容易说服老板认可,赵主编也长舒了一口气。

    大就是好,全就是强。

    这一世的情况更加复杂,国土面积大,人口增长迅猛,估计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就会接近前世同期,后劲更加强劲。

    这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的玩法,而是胃口极好的财团的本能在作祟。

    这段时日,小金个人债务高企,但今夕文化的现金流还是很充裕的,总体而言,十分健康,拨款投入不是问题,难点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整合京西地区的优质资源,并顺利往整个京畿地区扩张。

    最后,金尚还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