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电报是当年驻扎在我们村子的游击队员们截获的,这个消息极大的鼓舞了”接受采访的老人颇有些照本宣科的说道。

    “抱歉请稍等一下”

    石泉问道,“请问您是在什么时候出生的?”

    老人一怔,表情变得有些尴尬,“1948年”

    “您继续说”

    石泉礼貌的不再出声,随后悄悄离开了小博物馆。

    “怎么了?”艾琳娜问道。

    “利达距离明斯克有多远?”

    “车程”

    “不不不,直线距离。”

    “150公里左右。”艾琳娜满头雾水,“你发现什么了?”

    石泉暗中打量了一眼地图视野里距离自己只有不到5公里的绿色箭头,开口解释道,“刚刚那条电报截获的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从150公里外发来的无线电消息。”

    “你是说这消息是用那辆通信车截获的?”艾琳娜眼前一亮。

    却没想到石泉摇摇头,“我对无线电通信不太了解,但据我所知,能截获消息,至少要有相对应的无线电频道,而且既然能收到,至少说明这里的游击队用的无线电设备接收能力很强,或者说离德军的无线电中转站非常近,甚至它本身就是中转站之一!”

    “那台通信车?”艾琳娜双眼放光的低声喊道。

    “你去问问关于截获的无线电相关的资料,如果找不到的话就要换个思路了。”

    艾琳娜点点头,和围过来看热闹的小镇居民开始了新的话题。

    这种找周围人闲聊搜集线索往往效率最低,不过一旦找个某条有价值的线索,却有很大几率换来重大收获。

    不过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对当年那场战斗还有记忆的孩子如今也已经变成了迟暮的老人,甚至其中很多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艾琳娜带着摄影师和记者几乎将整个小镇问了一遍,得到的线索也记了满满当当的好几页。

    接过笔记本翻了一遍,石泉颇有些失望,“看来没有任何人还记得当初驻扎在这座小镇的无线电具体位置了。”

    “他们小镇里经历过那场战争而且还活着的老人们不多了,对这件事有了解的也只记得当初那条截获的消息来自一位游击队员,但是那位游击队员在截获消息的当天就被德军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