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荀忻有些不解,这事如果由钟繇提出来,尚书令同意,理应没有多少反对的人。为何荀彧断言“难成”?

    “趋利避害,此为本性,人生而有之。”荀彧抬眼与荀元衡对视,“肉刑名为酷法,人称恶刑,一旦复立必将为人诟病,为政者必担恶名。”

    荀忻垂眸,听明白了原因,“凡治天下,不可不顾舆情。”

    因此老曹、献帝以及其他士大夫都可能不同意“复肉刑”,不管出发点如何,这条法令听起来就是恶政,不得人心。

    “名不正,则事不成。”荀彧从儒家的角度如此解释,“肉刑有名可废,无名可复。”

    名正言顺……

    荀忻皱起眉开始走神,郭嘉的计策他大概地能猜到一些,

    刘备这次大概率要翻车。如果生擒刘备,此人叛逃在先,这一次老曹若要杀人也是名正言顺。

    如此,他昨天的提议曹操不一定会听。

    毕竟斩草除根才是万全之策。

    “元衡?”肩膀被人轻拍,荀忻回过神来,正对上他兄长带着关怀的询问眼神。

    “无事。”被这种眼神看着,荀忻不由心虚,“只是有一人……不救则愧。”

    刚才所见的刑场,浓烈的血腥气又一次提醒他,人命不可轻贱。

    在这个时代环境中待久了,荀忻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那一天下令射杀形迹可疑的虎贲军后,他常常后怕,如果下一次他判断失误,错杀无辜,是否会逐渐滥杀无度,视人命如草芥。

    无论什么年代,杀人,只有在战争中才合法。

    若非万不得已,如果有别的办法,不需要走到那一步。

    荀彧看着他,没问要救谁,只温声道,“天行有常,但求俯仰无愧。”

    低头认真应一声诺,荀忻转而想起此行的目的,“天子令赈济贫民,所用太仓之粮?”这让荀忻对刘协稍稍改观,有爱民之心,刘协若早生数十年,未必不能做个守成之君。

    “屯田数年,许都仓禀不空。”

    “与河北之战,不知何时可决胜负。”荀彧拉上被寒风鼓起的车帘,“军粮为根本,不能轻动。可用于赈济之粮,惟有太仓。”

    帷车在城南停下,举目望去,周边建筑高不过一层,大多是茅草屋顶。竹竿与树枝插在门前,所围出的一块空地便是庭院。

    不远处人群聚在一处,排了长长一条纵队,满宠手下的县卒与太仓丞的属吏手上木勺不停,向食不果腹的贫人派豆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