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教六降落时搅动的气流,令座舱处的视野显得有些模糊。

    马小健双眸炯炯,盯着前方不远的跑道,控制好角度、速度,判断气流和风向,轻微拉杆保持机头向上,机身平稳,徐徐降落。

    “呼哧!”

    初教六在跑道上经过一段滑行之后,稳稳的停了下来。

    “恭喜马教官,首飞成功!”

    塔台传出宋中校的声音。

    马小健长出一口气,后座的王志刚有些激动的伸出手来,拍着他的肩膀道:“真行啊,半个月不到顺利完成首飞,创纪录了!简直是个天才。”

    “都是您教得好。”

    马小健笑着说道。

    这段时间,他确实下了苦功,但也的确有教员的一份功劳,刚开始的理论学习,几乎天天挨骂,简直不堪回首。

    还好,最艰难的时期已经挺过来了,顺利完成首飞之后,接下来,马小健就可以朝着单飞、战术机动,实战演练等难度较大的方向大步前进了。

    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的成长历程,必须有坚实的飞行时长作为基础。

    马小健首飞成功后,并没有急着刷时长,而是又继续一头钻进模拟飞行室。

    这回,他要尝试歼十战机的模拟飞行。

    歼十,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战机,欧美标准的三代战机,成飞集团在八十年代的杰出之作,零四年换装部队后,成为空军的主力机型。

    空军基地军用级歼十模拟舱,百分之九十的高度仿真,里面的仪器设备,操作体感与实体歼十战机几乎无差别,座舱的复杂程度,超过猎鹰高教机,对于马小健这种刚刚完成首飞的新手来说,操作难度是比较大的。

    入舱之前,马小健手里拿着一份几十页厚的说明书,是关于歼十战机的内部装置、仪表,航电系统,火控雷达,驾驶体系等内部资料,除此之外,还附加了详细的操作流程。

    马小健重点看了几遍操作流程和性能参数。

    “最大速度2.0马赫,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1OO千米,最大航程2500千米,最大起飞质量20000千克.最短起飞距离450米,起飞速度216千米/小时。”

    马小健默默的把这些数据全都牢记于心,然后迈开大步,沿着扶梯登上飞行模拟平台,毅然进入座舱。

    戴上头盔,马小健很快进入状态。

    “控制面板,操控杆,节流阀,方向舱,电传操控系统,航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