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粮长换人 拉上大哥一起(1/7)
次日,县令派来帮忙的家丁,帮柳家秋收,叶清函腾出手来,做详细的计划。
昭国基层实施里甲制度,以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百户为10甲,甲凡10人。即里甲制是以10户为一甲,其中1户为甲首,110户为一里,丁粮最多的10户为里长。另规定,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孤独人户,独立于110户之外,称为畸零户。[1]
照柳云帆说的,她要选的十个人,最好是从这畸零户中选,可这畸零户之所以称为畸零户,就是家里还未有长成的丁男。
如果这未长成的丁男,年龄上10岁,选作人选倒是可以,毕竟这个年岁的孩子学习东西比较快,又有些力气。可她仔细了解过后,外塘村这样的人家,只有8户人家,最后叶清函勉强添了2户,家里有个8岁男童的畸零户,凑足了10个人。
事情有定论前,除了柳云帆,她没跟任何人提过这事儿,只认真把计划书写好。
计划书她写得很详细,当中包括这些人需要做什么,以及他帮衬的村镇庄稼收成增量平均达到多少不达标没得享受,可以减免多少税收,再有当这些人长成丁男后,便不再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这是她替外塘村这些人争取来的福利。
说白了这就是现代跟绩效挂钩的福利,绩效越好能享受的福利越高,绩效不达标则享受不到福利的政策,相比较他们创造的价值,给他们减免的那部分税赋,根本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还能给县令带来好名声。
另外她还提到,如果其他村有人想要学这门本领,建议挑选的也是这样的畸零户。但这些人要学须得付出相应的劳动来,这劳动跟去给其他人当学徒一样,得免费给她干活干到出师。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每个村镇只允许选派两人来学,再者这些人的吃住问题,得由县里给解决。
这点说白了,就是县里要替这些人解决吃住问题,而这些人通过免费给她干活,赚取将来能让他们立足的知识。
计划书写完,她第一时间给柳云帆看,见她方方面面都想得周到,他神色颇为复杂,“娘子确实有为官之才。”他敢肯定,很多□□品的官员,做事情都没自家娘子周全,而他自己尚处于学习阶段,自是更没自家娘子的本事。
他发现每次觉得已经够了解自己这个娘子,她总能再展示出新的他不曾看到的一面出来,他的这个娘子就跟一座宝藏一样,怎么挖也挖不到底。
这种感觉让他既觉得新奇,又觉得压力颇大,生怕自己哪天就追不上自家娘子的脚步,所以他不仅拼命学习科举考试的知识,还找到机会就问道于伍子敬官场中的人和事,再有就是其他各类杂书也是可着劲的看。
无论他还是老师都觉得他的进步非常快,可被自家妻子这么一比,柳云帆觉得自己学的还是不够,“你明明比我小,读的书也不如我多,怎么遇事处理起来却比我干练老道?”
叶清函心道我上辈子可是读了二十几年的书,除了四书五经不如你外,其他的知识可是知道的比你多多了,而且年龄也比你大多了。
当然这种话也就心里想想而已,实际上当然不能这样说,“大概是实践出真章吧!相公书的确读得比我多,可实践上却远不及我,所以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难免有所欠缺。”每当这个时候叶清函就特别庆幸,原主是个踏实肯干的人,不然她这么大的转变,不把人吓死才怪。
柳森出事前,柳云帆几乎可以说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样一门心思读书在科举上兴许能取得好成绩,可当他们步入官场后,却极有可能什么都不会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科举考试成绩很好,最后却没能在官场上发光发热的缘故。
伍子敬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每次农忙时节,他都坚持让柳云帆跟着一道劳动,经过这将近一年的实际劳动,柳云帆身上的书生气已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让人安心的沉稳感。
要不是有她上辈子的知识加持,她就是再厉害也翻不出这么多花样来。
相比较起来,才十九岁,读书又从来只读考试书的柳云帆,其实更厉害,“这些事是我擅长的,是我从小就开始练就的,到如今也有十几年,相公开始关注这些事也不过一年时间,就能有如此改变,已经很厉害。”
朝夕相处一年多,他早就接受妻子在很多方面,都比他优秀的现实,只是事情碰到,难免有几分感触而已,“你最是知道怎么安抚我。”
每次他心里不是滋味时,叶清函总能用这样那样的说辞,说得他一点也不难受了,“在我看来这份计划书很完美了。”
她知道计划书已经很不错了,只是她毕竟是现代人,就算努力学古代的一切,也难免带些现代人的想法,让他帮忙看,最主要是要他帮忙查看看,计划书里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昭国基层实施里甲制度,以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百户为10甲,甲凡10人。即里甲制是以10户为一甲,其中1户为甲首,110户为一里,丁粮最多的10户为里长。另规定,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孤独人户,独立于110户之外,称为畸零户。[1]
照柳云帆说的,她要选的十个人,最好是从这畸零户中选,可这畸零户之所以称为畸零户,就是家里还未有长成的丁男。
如果这未长成的丁男,年龄上10岁,选作人选倒是可以,毕竟这个年岁的孩子学习东西比较快,又有些力气。可她仔细了解过后,外塘村这样的人家,只有8户人家,最后叶清函勉强添了2户,家里有个8岁男童的畸零户,凑足了10个人。
事情有定论前,除了柳云帆,她没跟任何人提过这事儿,只认真把计划书写好。
计划书她写得很详细,当中包括这些人需要做什么,以及他帮衬的村镇庄稼收成增量平均达到多少不达标没得享受,可以减免多少税收,再有当这些人长成丁男后,便不再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这是她替外塘村这些人争取来的福利。
说白了这就是现代跟绩效挂钩的福利,绩效越好能享受的福利越高,绩效不达标则享受不到福利的政策,相比较他们创造的价值,给他们减免的那部分税赋,根本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还能给县令带来好名声。
另外她还提到,如果其他村有人想要学这门本领,建议挑选的也是这样的畸零户。但这些人要学须得付出相应的劳动来,这劳动跟去给其他人当学徒一样,得免费给她干活干到出师。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每个村镇只允许选派两人来学,再者这些人的吃住问题,得由县里给解决。
这点说白了,就是县里要替这些人解决吃住问题,而这些人通过免费给她干活,赚取将来能让他们立足的知识。
计划书写完,她第一时间给柳云帆看,见她方方面面都想得周到,他神色颇为复杂,“娘子确实有为官之才。”他敢肯定,很多□□品的官员,做事情都没自家娘子周全,而他自己尚处于学习阶段,自是更没自家娘子的本事。
他发现每次觉得已经够了解自己这个娘子,她总能再展示出新的他不曾看到的一面出来,他的这个娘子就跟一座宝藏一样,怎么挖也挖不到底。
这种感觉让他既觉得新奇,又觉得压力颇大,生怕自己哪天就追不上自家娘子的脚步,所以他不仅拼命学习科举考试的知识,还找到机会就问道于伍子敬官场中的人和事,再有就是其他各类杂书也是可着劲的看。
无论他还是老师都觉得他的进步非常快,可被自家妻子这么一比,柳云帆觉得自己学的还是不够,“你明明比我小,读的书也不如我多,怎么遇事处理起来却比我干练老道?”
叶清函心道我上辈子可是读了二十几年的书,除了四书五经不如你外,其他的知识可是知道的比你多多了,而且年龄也比你大多了。
当然这种话也就心里想想而已,实际上当然不能这样说,“大概是实践出真章吧!相公书的确读得比我多,可实践上却远不及我,所以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难免有所欠缺。”每当这个时候叶清函就特别庆幸,原主是个踏实肯干的人,不然她这么大的转变,不把人吓死才怪。
柳森出事前,柳云帆几乎可以说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样一门心思读书在科举上兴许能取得好成绩,可当他们步入官场后,却极有可能什么都不会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科举考试成绩很好,最后却没能在官场上发光发热的缘故。
伍子敬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每次农忙时节,他都坚持让柳云帆跟着一道劳动,经过这将近一年的实际劳动,柳云帆身上的书生气已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让人安心的沉稳感。
要不是有她上辈子的知识加持,她就是再厉害也翻不出这么多花样来。
相比较起来,才十九岁,读书又从来只读考试书的柳云帆,其实更厉害,“这些事是我擅长的,是我从小就开始练就的,到如今也有十几年,相公开始关注这些事也不过一年时间,就能有如此改变,已经很厉害。”
朝夕相处一年多,他早就接受妻子在很多方面,都比他优秀的现实,只是事情碰到,难免有几分感触而已,“你最是知道怎么安抚我。”
每次他心里不是滋味时,叶清函总能用这样那样的说辞,说得他一点也不难受了,“在我看来这份计划书很完美了。”
她知道计划书已经很不错了,只是她毕竟是现代人,就算努力学古代的一切,也难免带些现代人的想法,让他帮忙看,最主要是要他帮忙查看看,计划书里有没有不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