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舷正文卷第296章渔船集结停不下来了遂渔9528是一条三百多吨的铁壳渔船,和千吨级的穹渔588相比,这是个小家伙,可是在渔船中,三百吨级别的渔船属大渔船了,型长一般超过四十米,大量活跃在我国东海、黄海、南海等传统渔场。
要知道,稍有点技术含量的三百吨渔船,造价已过百万元。
实际上,这段时间活跃在印度洋东部、南部的我国渔船中,大部分是三四百吨级的铁壳渔船,通常有六到八名船员,刚好是一个班的编制。
这些渔船通常属于个体户,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很少参与各类协会组织的捕捞行动,出海捕捞的航线和作业区域多变。他们没有强大的组织在背后支撑,当然是没有补给船随行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遂渔9528便是其中之一。
船长张家豪是子承父业的年轻人,留着小平头,肤色黝黑,皮肤粗糙,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大十来岁。他的船员都是沾亲带故的年轻人,族兄弟、表兄弟,都是将自酿米酒视为战略物资的小平头青年。
他们刚刚收上来十多吨的鱼获,船已经满载。按照此前计划,他们会连夜往回走,预计十二天后抵达五亚,在那里停靠卖掉这次的收获。这会儿是海南岛的旅游旺季,游客们每天要消耗掉大量的海鲜。在南海禁渔的情况下,需要大量来自大洋的深水海鲜补充上去。
价格很美丽,张家豪预计这一趟能赚个二三十万,每人能分个七八万块。不过,像这一次这么顺利的时候是不多的。
渔船太多了,不只是中国人的。
这会儿,张家豪就听到甚高频里有人在叫集合,说是要配合海军干些事情。他看了眼北斗导航装置上显示的实时位置,感到有些奇怪。在这个位置动员渔船干活是从来没有过的。
族叔张利军说,“船满了,我们按计划返航吧。”
张家豪凝眉思索一会儿,微微点头,“这次运气好,下网就有收获,不然是要参与一下的。”
遂渔9528已经满载,总不能放弃价值上百万元的鱼获。
“我们回去。”张家豪说。
甚高频一直有人在呼吁附近的我国渔船加入集结编队,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船长,搞得张家豪心神不宁的。他和他的船同样是海上基干民兵船,编制一个班,他是船长也是班长,属综合支援保障连编成内。
遇到这一类海上动员理应立即响应的,可是出来一趟实在是太难得了,从家里一路到这里,足足五千公里的航程,成本高得不得了。要参加集结势必要放弃部份甚至全部鱼获,过去十来天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其实,最关键的是,张家豪听了半天,都是其他渔船的船长在呼叫,并没有海军方面的声音。这让张家豪认为,可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者说不是部队那边需要协助。
他知道这一带活跃着大量大渔船,全都是有实力的渔业公司组织起来的船队。船队通常准备充分,补给船甚至还有能够动一些简单手术的医务室,很多小渔船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因此,单干的小渔船们是比较愿意跟着捕捞船队走的。
掉转了船头之后,张家豪透过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看到不计其数的桅杆灯光出现在前方,他们的航向全部和遂渔9528的相反。
“什么情况这是?”张家豪很纳闷,他还不知道正在进行的集结行动已经不知不觉的大到了一个吓人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