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率先叛变(1/4)
“我这段时间算是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炙手可热了。
这帮新能源车企要比光伏企业热情得多,各个说话又好听,上门来各种拍胸脯要合作,我快要被烦死了。”陈元光满脸生无可恋。
最近这短短一周时间,他已经见了四家新能源车企的创始人,这对他这样的社恐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
林甲说:“这不是挺好?
有热度,被追捧是好事,以平常心来看待。
这些企业对钙钛矿电池的应用领域是不是都有不同的想法?”
陈元光想了想:“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想法是类似的,把钙钛矿当成新能源车的选装项,加个几万块你就可以选装钙钛矿电池。
然后作用也只是作为锂电池的一个补充,只有小米是想利用钙钛矿电池把汽车打造成一个恒温空间。”
林甲说:“小米这样做,如果消费者认可,能有销量的话,其他新能源车企很快会跟上的。”
她没有再过多的讨论这个话题,“因为钙钛矿电池的热议,陈静安和段执中都想来公司调研。
他们都对这一代钙钛矿电池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很感兴趣。
尤其是段执中,他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要自己经营,大规模生产钙钛矿电池的话,合肥方面愿意提供资金、场地,帮忙联系工人等等。
只要我们把生产放在合肥。”
地方政府对引进产业,解决就业也是够拼,尤其现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外资的投资逐渐减少,想拉动当地就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和他们说,我们没有自己生产的打算,我们更多的是作为技术提供方。”陈元光说。
涉及到生产,还是像钙钛矿电池这样需要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品,会凭空增添大量的管理成本,以及增加管理难度。
陈元光不想亲自下场做这类需要拼产能的制造业。
“合肥如果想引进相关产线,可以和我们的合作方聊,我们可以把隆基、晶科这些厂商介绍给他们。”陈元光接着说。
林甲和陈元光的看法一致,不管是陈元光还是她,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这种规模化生产的制造业。
这涉及到太多方面,他们没有人才储备,和研发型企业不同,制造业如果你是从零开始,管理成本会特别高。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地方政府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制造业能带动的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包括周边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