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会很复杂,周瑞暂时不谈,今天只从技术角度出发。

    “李司长,航天局准备什么时候正式启动‘火箭回收’计划?”

    ——————

    会议室内,还在继续。

    三大核心问题的确定,让剩下的问题讨论,变得言之有物起来。

    之前一切都是“待定”,而现在,则有了脉络和方向。

    然而周瑞却一直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即便刚才露了一手后,专家们一边讨论,一边也会看周瑞的眼色,他也只是随意发表了一些浅显想法。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刚才李长平关于“时间”的答复。

    五年

    他认为,如果方案确实可行,有信心在五年内,攻克“火箭回收”技术。

    这个时间长度,让周瑞直接人麻了。

    其实李长平还是往短了说,他内心觉得七年最为稳妥。

    对比起来,歼20从开始到首飞,也不过六年时间。

    这还是中间隐身技术被卡了一段时间的原因。

    而“火箭回收”,只不过是整体火箭的一个附属技术。

    但李长平给出的原因,也很实际。

    其一,成本较高,一枚火箭最低成本,也在1000万人民币,还是最小型火箭,大的几千万上亿。

    单纯为了实验,去发射一枚火箭,上去下来也就十来分钟,可能几千万就没了,比对撞机还贵。

    所以最省钱的方式,是用“已有发射任务”来进行验证,这就要求一定要到非常可靠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如何在没有太多实验的情况下,达到“非常可靠”的程度呢?

    那就是用时间,用人力,用无数遍的验算推敲来“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