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游艇“勃兰登堡”号是一艘排水量不足五百吨的小船。

    秉承普鲁士的传统,皇室游艇装修得极为简朴。船体上的漆是新上的,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因为游艇内部空间有限,所以分给冯承乾的是一间面积不到十平方米的舱室。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与一把椅子。与其他随从一样,施密特只能去底舱睡吊床。

    港湾内,还有几艘战舰。

    按照安排,将由一艘战舰护送皇室游艇前往朴茨茅斯港。因为帝国海军没有几艘拿得出手的大型战舰,仅有的四艘“萨克森”级铁甲舰,要么状态不佳,要么正在维护,所以安排随行出访的“伊伦娜”号二等巡洋舰。

    这艘战舰去年才建成,今年年初服役,算得上是帝国海军拿得出手的战舰了。

    只是皇室活动,用不着动用大型战舰。

    日落后,“勃兰登堡”号跟随“伊伦娜”号,缓缓驶出了港湾。

    威廉港面朝北海,去朴茨茅斯港的航程不到一千海里,两天后就将到达。

    因为随行的有英国驻帝国大使,所以腓特烈三世安排了晚宴,也算是对这次外交访问进行铺垫。

    冯承乾没去参加宴会,而是留在舱室里阅读威廉皇储提供的文件。

    谁也无法阻挡帝国在经济上崛起,因此与老牌帝国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肯定会引发新老帝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难道没有认识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答案是否定的,不但有人认识到,而且早就认识到。

    不是别人,正是帝国宰相俾斯麦。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对俾斯麦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在后世看来,俾斯麦最大的过错是过分相信英国,妄图在与英国结盟、以及实现帝国的海外利益之间,制造一种根本不可能的平衡,从而借助英国的帮助制衡欧陆强国,确保帝国的国家安全,同时获取殖民地与海外市场。

    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推行的所有外交政策,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问题是,英国靠得住吗?

    老谋深算的俾斯麦不可能不知道,英国与帝国的矛盾不可调和,也就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英国身上。

    迟早有一天,帝国会成为英国的劲敌。

    俾斯麦不是没有准备,而是早就做了准备,只是没有多少人看得出来而已。

    比如,在外交上,俾斯麦充分利用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野心,联合英、意、奥共同制衡俄国。又比如,在经济上,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劳工法案、开辟海外市场等手段,大力促进本国资本发展。

    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推行的政策,无一不是为了使帝国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