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硫黄岛军港已经开辟出了一条可供潜艇通行的航道。

    也就是说,以硫黄岛为基地,中国海军那些航程不够远的中小型潜艇也能深入大洋,在美日航线上执行破交任务了。

    这样一来,中国海军能够用于破交作战的潜艇多达一百二十六艘。

    在一百零四艘中小型潜艇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在战前建造的,另外三分之二都是在大战爆发后建造的。

    从一九四零年九月开始,中国的武汉造船厂、南京造船厂、连云港造船厂与威海造船厂就在全速建造排水量在一千二百吨左右的中型潜艇,到年底的时候,武汉造船厂与南京造船厂每月就能向海军交付三艘潜艇。到一九四一年三月底,中国海军每个月能够获得十四艘中型潜艇。如果一切顺利,这一建造能力还将在年底扩大一倍,并且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份再增加一倍。此外,在获得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的大型远洋潜艇的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完工之后,四家主要负责建造潜艇的造船厂还能从一九四一年底开始,以每月两艘的速度建造远洋潜艇。

    事实上,封锁日本本土,一百多艘潜艇已经绰绰有余了。

    即便只有三分之一的潜艇在执行破交任务,也足以切断从日本到美国的北太平洋航线。

    至于从日本到澳大利亚的航线,因为硫黄岛已被中**队占领,部署在岛上的巡逻机就能拦截附近的船只,所以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日本船只要想前往澳大利亚、或者是澳大利亚的船只要想前往日本,就得绕道夏威夷群岛,再进入北太平洋航线,即汇入日本到美国的航线。

    这样一来,需要封锁的,就只有北太平洋航线了。

    随着陆军在九州岛上站稳脚跟,以及联合舰队覆灭,中国海军的任务也不再是支援与掩护陆军作战,而是对日本进行战略封锁。

    四月七日,西太平洋舰队开赴硫黄岛。

    因为硫黄岛军港还没有完全修复,主要水道依然被沉船阻塞,大型战舰无法通行,所以舰队只能停泊在港外。

    两天后,西太平洋舰队从硫黄岛北上。

    如果说,潜艇能使航线上的船只减少九成,那么一支由三艘航母、两艘战列舰、两艘大型巡洋舰、六艘防空巡洋舰、十艘轻巡洋舰与近三十艘驱逐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就能彻底切断整条航线。

    在舰队封锁下,护航舰队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

    要知道,护航舰队里的反潜驱逐舰只能对付潜艇,根本不是主力舰队的对手。

    封锁行动升级,中美关系急剧恶化。

    在中国舰队的封锁下,日本租借的那几十艘驱逐舰只能停在美国西海岸的港口里面,根本无法前往日本。

    更要命的是,美国无法继续为日本提供战争物资。

    在此之前,美国一直在以各种方式为日本提供军事物资,甚至为此在阿留申群岛南端的岛屿上开辟了几座大型机场,用运输机向日本空运一些重要物资。此外,美国还动用潜艇从日本运出了一些重要物资。

    根据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在战败之前,美国派往日本的潜艇,至少从日本运出了三百五十吨潜艇。在七艘运载黄金的美国潜艇中,有一艘没有回到美国,而这艘潜艇的沉没地点一直没有被找到。

    随着中国舰队到达,美日联系全面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