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前卫”级。

    严格说来“前卫”号与“狮”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主要就是“前卫”号的舰体就源自于“狮”级。

    大战爆发前。英国皇家已经开工建造了两艘“狮”级。

    可以说,英国皇家海军这么做。即在细节设计完成之前就开工建造,与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威胁有直接关系,因为当时“俾斯麦”级战列舰也已开工,而且英国皇家海军获得的情报表明,这两艘战列舰的综合战斗力全面超越了“乔治五世”级,是当时在建的性能最强大的战列舰。结果就是,英国皇家海军不得不在解决建造“狮”级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主炮的设计工作完成之前,就下达了两艘的订单,在维克斯泰恩河造船厂与卡梅莱尔德造船厂开工建造。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受主炮影响,两艘“狮”级的建造进度极为缓慢。

    到大战爆发时,有人提出,把从“勇敢”号与“光荣”号上拆下来的四座主炮炮塔移植到加长了舰体的“狮”级战列舰上。

    对于正在寻求主力舰的英国皇家海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

    正是如此“前卫”号诞生了。

    只是“前卫”号与“狮”级的差别,不仅仅在主炮、以及舰体长度上。

    虽然与“狮”级的设计方案相比“前卫”号的排水量还要大一些,但是拉长的舰体有助于降低航行阻力,所以在推进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前卫”号的最高航速依然达到与“狮”级相同的三十节。

    问题是“前卫”号增加的排水量,主要用在了火力上,即用四座双联装十五英寸主炮炮塔取代了三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结果就是“前卫”号用于防护的吨位并没有增加多少。

    这下,问题出来了。

    因为舰体拉长,而且四座炮塔所需的核心防护区间要比三座炮塔长得多,因此在装甲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就只能降低装甲厚度。与“狮”级相比“前卫”//最快文字更新--无广告//号的各项防护指标都要差得多,比如主装甲带的厚度就减少了二十五毫米,水平装甲的厚度减少了四十三毫米,炮塔与炮座装甲的厚度更是减少了五十多毫米。

    即便如此“前卫”号的舰体内部布局问题也没有得到全部解决。

    说白了,拉长舰体,不仅仅是增加长度,必然会导致舰体内部舱室布局发生变化,也就需要对舰体进行重新设计。

    可惜的是,英国皇家海军没有这么做。

    主要就是,英国皇家海军没有这么多时间。

    如果时间充裕,也就不会有“前卫”号了。

    由此可见“前卫”号是标准的应急产物。

    有趣的是“前卫”号的建造工期长达三年半,虽然比平时要快得多,但是比战时水准差得多。要知道,美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依阿华”号,总工期只有两年零八个月,而且该舰比“前卫”号大得多。

    导致“前卫”号工期延长的主要原因,还是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