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黄德坤所在的大院,战斗力非常强悍,当地孩子都知道,凯里运输公司的那些小子不好惹。

    黄德坤虽然算不上是大院孩子中的领军人物,但还是有两个小迷弟,一个叫潘凯平,另一个叫安坤。

    三个孩子关系非常好,尤其是潘凯平,对黄德坤唯命是从,可以说是指哪打哪。

    黄德坤在三个人中,是脾气最暴躁的,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打架下手特别狠,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招惹他。

    1982年的一天,这三个小子借了一台摩托车,在沙田坝街上骑着玩,结果被交警拦下了。

    结果黄德坤二话不说,上去就给了交警一拳,把对方鼻梁骨直接打骨折了。

    由于当年黄德坤只有14岁,所以最后只是口头批评教育了一下,他爹又赔了点医药费,这事就算过去了。

    初中毕业之后,黄德坤和当时其它的国企子弟一样,进入了凯里运输公司上班,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

    黄德坤对这个工作不太满意,但因为他脾气不好,领导怕他惹出麻烦,所以不敢让他去开车,他也只能认命了。

    潘凯平随后也进了运输公司工作,和黄德坤成了同事,但他的工作是开车。

    另外一个小伙伴安坤和他俩不一样,由于安坤成绩比较好,恢复高考之后,考入了贵州民族学院的中文系。

    从这以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三个人的人生轨迹,也彻底不同了。

    刚工作的那几年,黄德坤还能混一下,每天按时上下班,按月发工资,收入虽然不算高,但混日子也不错。

    不过时间到了九十年代,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这时候改革春风吹满地了,贵州人民也争气了,黄德坤周围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同事,都辞职下海了,而且不少都赚了钱,黄德坤看的很眼红。

    他在单位干了这么多年,工资就没怎么涨过,心理逐渐开始不平衡了,1992年发生了一件事,让黄德坤彻底下定了决心。

    这天财务找到黄德坤,说要给他交社保,但是需要个人承担一部分钱。

    黄德坤勃然大怒,他觉得这件事就是拐弯抹角扣自己工资,老子不但不交社保,这破工作都不要了!

    就这样,黄德坤直接办理了离职,开始下海经商了,这一年他24岁。

    黄德坤经过考察,在大十字街的一个小市场里,租了一间店面,做起了小百货的生意。

    随后他开始频繁的往返广州进货,主要卖的是电子表和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