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投献之风,问策于民(2/4)
朱厚照打开一封奏折,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面容严肃,低沉着嗓音:“陛下设清丈司,勘察寿宁侯、建昌侯侵吞民田之事,确实是利民利国之举。然皇亲、勋戚、势要之家,并非只是侵吞民田,其还坐收投献。太祖时明令禁止投献,如有违者则发配戍边,百余年来,禁令渐弛,投献之风愈甚。”
“臣以为,要还田于民,当禁投献,不准皇亲、勋戚、势要之家包揽钱粮之事,更应禁止其霸占关厢、渡口、桥梁等开设店铺,侵夺民利……”
朱厚照微微皱眉:“投献之风吗?”
这倒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投献,指的是百姓将自家的地“献”给皇亲、勋戚、官员等。
正常情况下,没人愿意将自家的田地送给别人,自古以来都是小农经济,田地就是命,是根。
可百姓偏偏投献了,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跟风。
归根到底,还是赋役问题。
朱厚照下旨蠲免今年两税,过往拖欠一概不究,解决的是“赋”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役”的问题。
役,指的是徭役。
明代徭役分三种:
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
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
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其中最能盘削百姓的,是均瑶与杂泛。
皂隶﹑狱卒﹑门子﹑马夫﹑驿馆夫等,属于均瑶。
斫柴、抬柴、修河、修仓、运料、接递、站铺、闸浅夫等,属于杂泛。
比如安排百姓当马夫,看管的马匹出了问题要赔,没草料吃了想办法去弄,衙署不管,比如安排去运料,你不给点好处,让你从广西运到北京去,实在不行去肃州……
整人的方法无数,想不服徭役的方法有两条:
第一条:给钱。
第二条:你是士绅,或者是士绅家的“奴才”。
杨廷和面容严肃,低沉着嗓音:“陛下设清丈司,勘察寿宁侯、建昌侯侵吞民田之事,确实是利民利国之举。然皇亲、勋戚、势要之家,并非只是侵吞民田,其还坐收投献。太祖时明令禁止投献,如有违者则发配戍边,百余年来,禁令渐弛,投献之风愈甚。”
“臣以为,要还田于民,当禁投献,不准皇亲、勋戚、势要之家包揽钱粮之事,更应禁止其霸占关厢、渡口、桥梁等开设店铺,侵夺民利……”
朱厚照微微皱眉:“投献之风吗?”
这倒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投献,指的是百姓将自家的地“献”给皇亲、勋戚、官员等。
正常情况下,没人愿意将自家的田地送给别人,自古以来都是小农经济,田地就是命,是根。
可百姓偏偏投献了,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跟风。
归根到底,还是赋役问题。
朱厚照下旨蠲免今年两税,过往拖欠一概不究,解决的是“赋”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役”的问题。
役,指的是徭役。
明代徭役分三种:
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
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
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其中最能盘削百姓的,是均瑶与杂泛。
皂隶﹑狱卒﹑门子﹑马夫﹑驿馆夫等,属于均瑶。
斫柴、抬柴、修河、修仓、运料、接递、站铺、闸浅夫等,属于杂泛。
比如安排百姓当马夫,看管的马匹出了问题要赔,没草料吃了想办法去弄,衙署不管,比如安排去运料,你不给点好处,让你从广西运到北京去,实在不行去肃州……
整人的方法无数,想不服徭役的方法有两条:
第一条:给钱。
第二条:你是士绅,或者是士绅家的“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