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
天子惊惧不安,几次长身欲起又强行控制住了。他悄悄地调整了几次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令君。”天子有点犹豫。“秘书台刚刚收到消息,周瑜在南阳、襄阳整军备战。”
荀彧眉心微蹙。天子成立秘书台之后,他就基本放弃了细作管理,情报信息部转交给秘书台。情报收集不仅费心、费财,而且容易引起猜忌,他既没这心情,也没有这财力,更不想因此和天子、刘晔之间产生分歧,便将鲍出等人的关注范围收缩到长安,远处的事基本不关注,等待秘书台的转告。
周瑜在南阳、襄阳整军,这么重要的事,天子为什么现在才说?
荀彧随即明白了。他曾经提议天子退守汉中甚至益州,如今周瑜整军,有剑指汉中的可能,天子担心他再次劝他移驻汉中,放弃西征的计划。孙策步步为营,天子反击的机会有限,只有西征还有一线生机。退守汉中固然安稳,再想出来就难了。人总是好逸恶劳,既然能在汉中、益州安稳度日,有几个人还能鼓起勇气翻山越岭,再次战斗?
“陛下,秘书台的消息确认周瑜会发对关中或者汉中发起进攻吗?”
“现在还不能确认。”
“那陛下以为,周瑜如果进攻关中或者汉中,胜算几何?”
天子沉吟了片刻,摇摇头。“五五之数吧。”
“为何?”
“关中也好,汉中也罢,都不便通行,尤其是汉中,即使周瑜的部下善走山路,逆水而上,辎重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没有一年半载无法成功。兵力多了,铺展不开,兵力太少,又无法取胜,总兵力应该在两到三万左右,必然是长期对峙。即使如此,每年耗费的军费也在二三十亿,即使荆州富庶也无法支撑太久。一旦益州派兵增援,周瑜很可能久战无功。”
荀彧点点头。“太尉教导有功,陛下已然有兵家气度。臣也以为周瑜进攻的可能性不大。除了陛下所言之外,还有两点可供参考。一是孙策本人返回江东,并无战意。二是孙策战线太长,从东海至洛阳,再于荆州南部,绵延千里,屯兵十余外,总兵力超过十万,一旦与朝廷开战,必成众矢之的,他将三面受敌。十万之师,屯守一年费用不过二十亿,若是面开战,每年费用百亿以上,一年时间就能将几年的积累消耗一空。且孙策少骑兵,利于守而不利攻,北不能逾大河,西不通越巫山,纵使战胜也无法得利,他又何必自找麻烦?”
天子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丝释然,又有一丝惭愧。荀彧的眼光比他远多了,他只看到南阳、襄阳,荀彧却一直在观察局。从局部来说,周瑜的确有可能在备战,但这场战斗纵使发生也是小规模的冲突,不可能面开战。战争的消耗太大,朝廷固然承受不起,孙策同样承受不起。
“令君所言有理。”
“虽然如此,陛下亦不可掉以轻心,宜加强与汉中的联络,以备不虞。益州是朝廷仅剩的退路,汉中是与益州联络的必经之路,不能有丝毫闪失。”
天子连连点头。这一点不用荀彧提醒他也能想得到。既然和孙策撕破脸的风险太大,那就只能放弃袁谭了,至少答应袁谭条件的可能性没有了。不答应袁谭的条件,自然也就得不到冀州的赋税,能指望的只有益州。一旦益州有失,朝廷别说西征了,能不饿死就算不错。
益州不容有失。
天子不敢怠慢,随即命人把刘晔请来商议。刘晔的意见与荀彧相仿,眼下不宜与孙策开战,还是缓一缓的好。不过,他不建议轻易接受孙策的条件。朝廷不易,孙策的处境也不见得就好,既然双方都不敢轻易开战,就不必过于委屈求,尽可能争取一点好处,西征就多一分胜算。
刘晔随即又提出几点建议:不改变当前的制度,在现有官制内解决孙策辖制五州的问题,维护朝廷的尊严,不给孙策可趁之机,哪怕是让步也要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孙策必须向朝廷交纳应该缴纳的赋税,哪怕一部分也行。这是朝廷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朝廷和孙策谈判的基础。如果孙策不肯缴纳赋税,那谈判就没有意义了,索性决裂,至少还能和袁谭谈判;抢在谈判未揭晓之前,召回当初派到南阳境内的官员,能召回一个算一个。这些人亲身经历了南阳新政,如果能回到朝廷,除了彰显朝廷正朔之外,还能对关中的治理起到推进的作用。将来闭关殖谷,与孙策对峙,这些人能发挥作用。
最后,刘晔又提出一点:来到长安的宗室已经不少了,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或是委任官职,或是与大臣、诸将联姻,尽可能的稳定长安形势,为将为西征做好准备。尤其是联姻,先帝子嗣单薄,弘农王又不幸早逝,现在只剩下天子与长公主二人,应该从宗室中挑选一些德容兼备的女儿封为公主,与文武联姻,增加皇室的力量。与此同时,再为天子选择一些大臣之女为妃,将尽可能多的人与皇室捆在一起。像韩遂、马腾嫁女这样的事不能再发生。
天子欣然同意,随即找宗正刘宠来商量,首先挑一个合适的人选嫁给马超,先将西凉系撬开一个缺口。
天子惊惧不安,几次长身欲起又强行控制住了。他悄悄地调整了几次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令君。”天子有点犹豫。“秘书台刚刚收到消息,周瑜在南阳、襄阳整军备战。”
荀彧眉心微蹙。天子成立秘书台之后,他就基本放弃了细作管理,情报信息部转交给秘书台。情报收集不仅费心、费财,而且容易引起猜忌,他既没这心情,也没有这财力,更不想因此和天子、刘晔之间产生分歧,便将鲍出等人的关注范围收缩到长安,远处的事基本不关注,等待秘书台的转告。
周瑜在南阳、襄阳整军,这么重要的事,天子为什么现在才说?
荀彧随即明白了。他曾经提议天子退守汉中甚至益州,如今周瑜整军,有剑指汉中的可能,天子担心他再次劝他移驻汉中,放弃西征的计划。孙策步步为营,天子反击的机会有限,只有西征还有一线生机。退守汉中固然安稳,再想出来就难了。人总是好逸恶劳,既然能在汉中、益州安稳度日,有几个人还能鼓起勇气翻山越岭,再次战斗?
“陛下,秘书台的消息确认周瑜会发对关中或者汉中发起进攻吗?”
“现在还不能确认。”
“那陛下以为,周瑜如果进攻关中或者汉中,胜算几何?”
天子沉吟了片刻,摇摇头。“五五之数吧。”
“为何?”
“关中也好,汉中也罢,都不便通行,尤其是汉中,即使周瑜的部下善走山路,逆水而上,辎重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没有一年半载无法成功。兵力多了,铺展不开,兵力太少,又无法取胜,总兵力应该在两到三万左右,必然是长期对峙。即使如此,每年耗费的军费也在二三十亿,即使荆州富庶也无法支撑太久。一旦益州派兵增援,周瑜很可能久战无功。”
荀彧点点头。“太尉教导有功,陛下已然有兵家气度。臣也以为周瑜进攻的可能性不大。除了陛下所言之外,还有两点可供参考。一是孙策本人返回江东,并无战意。二是孙策战线太长,从东海至洛阳,再于荆州南部,绵延千里,屯兵十余外,总兵力超过十万,一旦与朝廷开战,必成众矢之的,他将三面受敌。十万之师,屯守一年费用不过二十亿,若是面开战,每年费用百亿以上,一年时间就能将几年的积累消耗一空。且孙策少骑兵,利于守而不利攻,北不能逾大河,西不通越巫山,纵使战胜也无法得利,他又何必自找麻烦?”
天子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丝释然,又有一丝惭愧。荀彧的眼光比他远多了,他只看到南阳、襄阳,荀彧却一直在观察局。从局部来说,周瑜的确有可能在备战,但这场战斗纵使发生也是小规模的冲突,不可能面开战。战争的消耗太大,朝廷固然承受不起,孙策同样承受不起。
“令君所言有理。”
“虽然如此,陛下亦不可掉以轻心,宜加强与汉中的联络,以备不虞。益州是朝廷仅剩的退路,汉中是与益州联络的必经之路,不能有丝毫闪失。”
天子连连点头。这一点不用荀彧提醒他也能想得到。既然和孙策撕破脸的风险太大,那就只能放弃袁谭了,至少答应袁谭条件的可能性没有了。不答应袁谭的条件,自然也就得不到冀州的赋税,能指望的只有益州。一旦益州有失,朝廷别说西征了,能不饿死就算不错。
益州不容有失。
天子不敢怠慢,随即命人把刘晔请来商议。刘晔的意见与荀彧相仿,眼下不宜与孙策开战,还是缓一缓的好。不过,他不建议轻易接受孙策的条件。朝廷不易,孙策的处境也不见得就好,既然双方都不敢轻易开战,就不必过于委屈求,尽可能争取一点好处,西征就多一分胜算。
刘晔随即又提出几点建议:不改变当前的制度,在现有官制内解决孙策辖制五州的问题,维护朝廷的尊严,不给孙策可趁之机,哪怕是让步也要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孙策必须向朝廷交纳应该缴纳的赋税,哪怕一部分也行。这是朝廷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朝廷和孙策谈判的基础。如果孙策不肯缴纳赋税,那谈判就没有意义了,索性决裂,至少还能和袁谭谈判;抢在谈判未揭晓之前,召回当初派到南阳境内的官员,能召回一个算一个。这些人亲身经历了南阳新政,如果能回到朝廷,除了彰显朝廷正朔之外,还能对关中的治理起到推进的作用。将来闭关殖谷,与孙策对峙,这些人能发挥作用。
最后,刘晔又提出一点:来到长安的宗室已经不少了,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或是委任官职,或是与大臣、诸将联姻,尽可能的稳定长安形势,为将为西征做好准备。尤其是联姻,先帝子嗣单薄,弘农王又不幸早逝,现在只剩下天子与长公主二人,应该从宗室中挑选一些德容兼备的女儿封为公主,与文武联姻,增加皇室的力量。与此同时,再为天子选择一些大臣之女为妃,将尽可能多的人与皇室捆在一起。像韩遂、马腾嫁女这样的事不能再发生。
天子欣然同意,随即找宗正刘宠来商量,首先挑一个合适的人选嫁给马超,先将西凉系撬开一个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