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
杨彪侃侃而谈,孙策心里却有些打鼓。他本来担心还担心杨彪守旧,想开导开导他,现在一听,杨彪虽然家传欧阳尚书,但他绝不是一个迂腐的人,相反,他很现实。难怪历史上的他一路跟随汉献帝去长安,不离不弃,搞得曹操都很怕他,但他最终却身而退,建安末年那么多针对曹操的叛乱,他一次都没有参与。如果不是杨修牵连进曹丕、曹植兄弟的争斗,杨家甚至有可能毫发无损。
这是一个很务实的老臣。就算有什么落伍的地方,只要给他机会,他很快就能追上来,根本不需要他开导。相反,他倒是要提防这老头跑得太快太远,把他甩在后面。他和杨彪相比,优势也就是年轻,体力好点,另外有点外挂,智商、经验、学问,杨彪都能把他碾成渣。如果他相信了没有天命这回事,皇帝也不是必须的,他会不会搞个虚君共和,真把我当菩萨供起来,垂拱而治?
这事还是缓一缓,慎重一点比较好。
“杨公,如果由来解决这件事,会怎么解决?”
杨彪笑笑。“只要发布一道命令,迁来的将士家属无须在吴县附近定居,只要在吴郡就可以,吴县的房价应声而降。如果离开太湖,在别的县过年,并将大营移到那里,囤积的房子也就一文不值了。吴县周边空闲土地少,可是吴郡的空闲土地却很多,我听说毗陵、无锡、阳羡一带屯田有成,增加的良田数以万顷,可以安置万户,就算是新建一城也是绰绰有余的,何必局限在吴县。”
孙策想起了虞翻的计划,不禁暗自佩服。虞翻建议立都阳羡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一点,如今杨彪解决吴县房价的方案如出一辙,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只不过虞翻是提前预料,而杨彪是解决实际问题。
孙策和杨彪聊了很久。他提到了庞山民、枣祇合著的《盐铁论考释》,希望杨彪也能写一部官制方面的专著。杨彪学问很好,曾经和蔡邕一起在东观著史,是《东观汉纪》的作者之一,对典章制度也非常熟悉。他如果能写一部官制演变的历史,了解皇权、相权是如此一步步到这一步的,并从中吸引经验教训,肯定会有收获。
杨彪没有反对,只是深深的看了孙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刹那间,孙策有种被老狐狸盯上的感觉。天啦,我不会搬起三万金砸了自己脚吧?
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孙策的犹豫,杨彪将孙策送到堂上的时候,幽幽地说了一句。“将军,古人云:克己复礼曰仁。老子说,自胜者强。努力,不要辜负的天赋。”
孙策微微一笑,拱手拜别。
——
不出杨彪所料,两天后,吴郡太守周异赶到大雷山来拜见。他利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走了吴县周边的几个县,发现一个问题,吴郡的发展极不均衡,吴县十三城,仅有吴县的户口超过万户,今年上计的数字是六万七千余户,三十余万人,将近郡户口的一半,而其他十二县没有一个超过万户的。吴县周边的土地已经开发殆尽,没什么潜力可挖,如果不加以调整,吴县的房价抑制不住。
周异提出了两个建议:要么孙策迁离吴县,另换地方立营,要么将迁来的人口安置在其他诸县,比如曲阿、毗陵、无锡,而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太湖西岸的阳羡。孙策一旦离开吴县,不仅数万大军会跟着他撤离,文武家属也会跟着他离开,相关人口将达到五万人以上,几乎就是一个移动的县城。
孙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召集张纮、虞翻等人议事,蔡瑁也参加了。周异的话刚出口,蔡瑁的脸色就变了,然后就开始不停的擦汗。孙策看着他笑,这么一折腾,蔡瑁至少要损失几千金,虽然伤不了筋骨,可是对蔡瑁来说,赚的时候不嫌多,亏的时候当然越少越好,别说是几千金,几百金他都觉得肉疼。
不过蔡瑁现在后悔也迟了。他去探访文武家属,了解情况,并承诺十天之内解决问题,之前想买宅子的人现在都不会买了,除非蔡瑁把价格降到合理的区间,而他又确定不会撤离吴郡,是不会有人动心的。这些人是因他而来,当然要追随他的脚步。
周异调查得很细致,他手里不仅有各县上计的结果,还亲自勘察了周边数县的情况,再加上虞翻在侧,可以佐证不少数据,补充情况,众人仔细询问之后,基本赞同他的结论,只是对如何解决有一定的分歧。
主要意见有两种:一种无需徙治,将迁来的移民安置在丹徒、曲阿、毗陵、无锡一线。理由是广陵、丹徒是长江最东的渡口,是青徐一带百姓南迁时必经之路,这一线以平原为主,又经过水利修整,数年屯田,已经有不错的基础,能够安置大量人口,简便快捷。一种是迁到阳羡,理由也很充足,基本不出虞翻所说的范围,与前一种意见相比,这个意见更偏向中原,只是费事一些。
反复讨论后,孙策决定综合考虑,先采纳前一种方案,将移民安置在丹徒、无锡诸县。这些县有比较好的基础,又有新开垦的土地,不需要大动干戈。吴县毕竟还是吴会的经济中心,徙治影响太大,仓促之间难以完成。不过这并不影响加强对阳羡的开发,可以先迁一部分人过去,先做前期准备,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将郡治迁过去,逐步缩小吴郡各县之间的差距。
众人散去,只有蔡瑁被留了下来。孙策看着他。“赚了多少?”
蔡瑁抹了一下额头的汗。孙策最终决定暂时不迁郡治,他心里已经安定了很多。“哪里还能赚钱,不亏就不错了。”
“怎么会亏,最多少赚一点吧。们当初买入那些房子的时候可没这么贵。”
杨彪侃侃而谈,孙策心里却有些打鼓。他本来担心还担心杨彪守旧,想开导开导他,现在一听,杨彪虽然家传欧阳尚书,但他绝不是一个迂腐的人,相反,他很现实。难怪历史上的他一路跟随汉献帝去长安,不离不弃,搞得曹操都很怕他,但他最终却身而退,建安末年那么多针对曹操的叛乱,他一次都没有参与。如果不是杨修牵连进曹丕、曹植兄弟的争斗,杨家甚至有可能毫发无损。
这是一个很务实的老臣。就算有什么落伍的地方,只要给他机会,他很快就能追上来,根本不需要他开导。相反,他倒是要提防这老头跑得太快太远,把他甩在后面。他和杨彪相比,优势也就是年轻,体力好点,另外有点外挂,智商、经验、学问,杨彪都能把他碾成渣。如果他相信了没有天命这回事,皇帝也不是必须的,他会不会搞个虚君共和,真把我当菩萨供起来,垂拱而治?
这事还是缓一缓,慎重一点比较好。
“杨公,如果由来解决这件事,会怎么解决?”
杨彪笑笑。“只要发布一道命令,迁来的将士家属无须在吴县附近定居,只要在吴郡就可以,吴县的房价应声而降。如果离开太湖,在别的县过年,并将大营移到那里,囤积的房子也就一文不值了。吴县周边空闲土地少,可是吴郡的空闲土地却很多,我听说毗陵、无锡、阳羡一带屯田有成,增加的良田数以万顷,可以安置万户,就算是新建一城也是绰绰有余的,何必局限在吴县。”
孙策想起了虞翻的计划,不禁暗自佩服。虞翻建议立都阳羡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一点,如今杨彪解决吴县房价的方案如出一辙,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只不过虞翻是提前预料,而杨彪是解决实际问题。
孙策和杨彪聊了很久。他提到了庞山民、枣祇合著的《盐铁论考释》,希望杨彪也能写一部官制方面的专著。杨彪学问很好,曾经和蔡邕一起在东观著史,是《东观汉纪》的作者之一,对典章制度也非常熟悉。他如果能写一部官制演变的历史,了解皇权、相权是如此一步步到这一步的,并从中吸引经验教训,肯定会有收获。
杨彪没有反对,只是深深的看了孙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刹那间,孙策有种被老狐狸盯上的感觉。天啦,我不会搬起三万金砸了自己脚吧?
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孙策的犹豫,杨彪将孙策送到堂上的时候,幽幽地说了一句。“将军,古人云:克己复礼曰仁。老子说,自胜者强。努力,不要辜负的天赋。”
孙策微微一笑,拱手拜别。
——
不出杨彪所料,两天后,吴郡太守周异赶到大雷山来拜见。他利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走了吴县周边的几个县,发现一个问题,吴郡的发展极不均衡,吴县十三城,仅有吴县的户口超过万户,今年上计的数字是六万七千余户,三十余万人,将近郡户口的一半,而其他十二县没有一个超过万户的。吴县周边的土地已经开发殆尽,没什么潜力可挖,如果不加以调整,吴县的房价抑制不住。
周异提出了两个建议:要么孙策迁离吴县,另换地方立营,要么将迁来的人口安置在其他诸县,比如曲阿、毗陵、无锡,而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太湖西岸的阳羡。孙策一旦离开吴县,不仅数万大军会跟着他撤离,文武家属也会跟着他离开,相关人口将达到五万人以上,几乎就是一个移动的县城。
孙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召集张纮、虞翻等人议事,蔡瑁也参加了。周异的话刚出口,蔡瑁的脸色就变了,然后就开始不停的擦汗。孙策看着他笑,这么一折腾,蔡瑁至少要损失几千金,虽然伤不了筋骨,可是对蔡瑁来说,赚的时候不嫌多,亏的时候当然越少越好,别说是几千金,几百金他都觉得肉疼。
不过蔡瑁现在后悔也迟了。他去探访文武家属,了解情况,并承诺十天之内解决问题,之前想买宅子的人现在都不会买了,除非蔡瑁把价格降到合理的区间,而他又确定不会撤离吴郡,是不会有人动心的。这些人是因他而来,当然要追随他的脚步。
周异调查得很细致,他手里不仅有各县上计的结果,还亲自勘察了周边数县的情况,再加上虞翻在侧,可以佐证不少数据,补充情况,众人仔细询问之后,基本赞同他的结论,只是对如何解决有一定的分歧。
主要意见有两种:一种无需徙治,将迁来的移民安置在丹徒、曲阿、毗陵、无锡一线。理由是广陵、丹徒是长江最东的渡口,是青徐一带百姓南迁时必经之路,这一线以平原为主,又经过水利修整,数年屯田,已经有不错的基础,能够安置大量人口,简便快捷。一种是迁到阳羡,理由也很充足,基本不出虞翻所说的范围,与前一种意见相比,这个意见更偏向中原,只是费事一些。
反复讨论后,孙策决定综合考虑,先采纳前一种方案,将移民安置在丹徒、无锡诸县。这些县有比较好的基础,又有新开垦的土地,不需要大动干戈。吴县毕竟还是吴会的经济中心,徙治影响太大,仓促之间难以完成。不过这并不影响加强对阳羡的开发,可以先迁一部分人过去,先做前期准备,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将郡治迁过去,逐步缩小吴郡各县之间的差距。
众人散去,只有蔡瑁被留了下来。孙策看着他。“赚了多少?”
蔡瑁抹了一下额头的汗。孙策最终决定暂时不迁郡治,他心里已经安定了很多。“哪里还能赚钱,不亏就不错了。”
“怎么会亏,最多少赚一点吧。们当初买入那些房子的时候可没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