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
麹义站在中军的望台上,遥看远处的龙渊水畔。晨风摇动战旗,送来隐隐约约的欢呼声,麹义轻轻地吁了一口气,起身准备下台出营。如果他猜得不错,孙策应该已经到了阵前,他必须亲自迎战,尽可能将孙策挡在龙渊水南岸。
龙渊水虽然算不得什么大河大川,却比营栅旁的壕沟要宽很多。
麹义刚刚走下高台,有骑士从营门口奔来,手里取的小旗标明他是荀衍信使的身份。麹义暗自皱了皱眉,翻身上马,却没有动,静静地等着。骑士奔到麹义面前,勒住坐骑,向麹义行礼,将一个铜管抛了过来。麹义身边的一个亲卫接过,抽开封盖一看,是一卷纸。
麹义接过纸展开,眉头微皱。这是一副龙渊附近的地图,围绕着水系附近,用朱砂划了一些点和线。麹义心里想着如何迎战孙策,没心思猜谜。
“荀将军还说什么了?”
“荀将军说,今天天气闷热,朝霞满天,又是东南风,可能会有大雨,请将军留意。”
麹义心里一惊,忽然想起荀衍说过的一句话:朝霞不出门,暮霞千里行。西北风吹沙,东南雨满门。颍川夏季雨水多,朝霞和东南风是大雨将至的两个特点。他不禁暗自叫苦。他所领的部下不是西凉人就是冀州人,都不适应这种雨水天气。下了雨也许会凉快一点,但厚厚的战袍浸了水又湿又重,对体力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虑。尤其是骑兵,这种大雨天气根本没法参加战斗。雨水大,水位上涨,很多原本可以行军的地方现在会变成水塘,甚至可能变成沼泽,人马一旦陷进去,绝无逃生之理。
上孙策当了。麹义低下头,看着地图上的点线,就像看到一滩鲜血。他很想命令出营接战的各部回营据守,可是想了想,又取消了命令。现在就撤退,无疑会放弃龙渊水这个天然地利。看这天气,应该不会立刻就下,哪怕在龙渊水阻击半天再撤也是好的。
麹义叫来卫士,让他把地图送给去卑,标注了红点红线的地方禁止骑兵出没,以免陷入沼泽。如果下大雨,骑兵立刻撤回大营。
骑士领命去了。麹义踢马出营,在八百西凉劲卒的簇拥下出了中军大营,穿过前锋大营,直奔龙渊水。四千将士在水边列阵,中军建在一个土坡上。麹义策马上了土坡,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也看到了河对岸的孙策中军。浴火凤凰的大纛之下,几个身影正在向这边观看。
“将军,那是昨天来的小子。”一个亲卫伸手一指,提醒道。
麹义定睛一看,也隐约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正是昨天来送战书的郭武。他心里一紧。莫非此人真是孙策身边的侍从骑士?这样的勇士做侍从是不是太可惜了?他转念一想,又释然了。郭武武技好,非常适合做一个骑将,但孙策没有战马,骑兵数量有限,有阎行、马超这样的西凉将领在,郭武只能做侍从骑士了。说起来,孙策的骑兵还真是以西凉人为主呢,就算之前的亲卫骑也是来自关中、陇右。
“如果孙策突阵,小心些。”麹义提醒身边的亲卫说。
“将军放心,我们记住了。”亲卫将应道,神情凝重。早就听说孙策身边有十几个骑士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他们一直将信将疑,现在看到郭武,这点怀疑可以排除了。如果孙策带着这十几个人冲阵,威力不弱于百骑,人数少,队型变换更灵活,战力强,攻击犀利,一旦被他们抓住破绽,临阵斩将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做为亲卫,他们负有保护麹义的重任,遇上这种对手要尤其小心。
麹义打量着对面的阵地,见阵前布着两排大车,大车侧面对着龙渊水,顶盖掀起,后面人影绰绰,应该是弓弩手。看起来这大车应该是特制的战车,平时用来运输辎重,战时可以充当大盾。大车上说不定还装了强弩。人力有限,用不了太重的弩,即使是力气大的最多也只能用六石弩。车弩则不同,直接装在大车上,像这样的大车可以装上十石弩。
麹义心中不安,目光扫过孙策的阵地,果然发现了不少车尾对着自己的大车。车弩因为体型巨大,通常都会装在车尾。可是这些大车的数量未免太多了,粗粗一看,至少有百余辆。
孙策有这么多车弩?这可是件麻烦事。十石弩的射程高达四百步,足以从对岸直接射到自己的中军,连自己本人都在射程之内。如果孙策百弩齐发,中军必乱,孙策借此机会抢渡就容易得多了。
麹义暗自叫苦。早就知道孙策建有木学堂,军械优良,独步天下,他还是没想到孙策可能装备了十石弩。荀衍虽然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却无法打听到这样的消息,这些弩车行军时和普通的辎重大车没什么区别,斥候根本辨认不出。
当然,不排除荀衍知道却没有通知他。这种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可能存在的。
麹义吩咐整个亲卫营准备大盾。现在把中军后撤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强加戒备。就算是十石弩,三百步之后的威力也会大减,普通盾牌挡不住,防护力更强的大盾还是能挡得住的。接到命令,亲卫营忙碌起来,尤其是八百西凉步卒,他们不是前锋,用不着那些笨重的大盾,为便于战斗,用的盾都是单手持的小盾,忽然要换大盾,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虽说阵前根据对手的情况临时调整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对方还没动静,己方就做出这么大动作,而且是加强防守的,未免让人觉得怯懦。虽然没人对麹义的命令说三道四,心里却未免有些嘀咕。
麹义站在中军的望台上,遥看远处的龙渊水畔。晨风摇动战旗,送来隐隐约约的欢呼声,麹义轻轻地吁了一口气,起身准备下台出营。如果他猜得不错,孙策应该已经到了阵前,他必须亲自迎战,尽可能将孙策挡在龙渊水南岸。
龙渊水虽然算不得什么大河大川,却比营栅旁的壕沟要宽很多。
麹义刚刚走下高台,有骑士从营门口奔来,手里取的小旗标明他是荀衍信使的身份。麹义暗自皱了皱眉,翻身上马,却没有动,静静地等着。骑士奔到麹义面前,勒住坐骑,向麹义行礼,将一个铜管抛了过来。麹义身边的一个亲卫接过,抽开封盖一看,是一卷纸。
麹义接过纸展开,眉头微皱。这是一副龙渊附近的地图,围绕着水系附近,用朱砂划了一些点和线。麹义心里想着如何迎战孙策,没心思猜谜。
“荀将军还说什么了?”
“荀将军说,今天天气闷热,朝霞满天,又是东南风,可能会有大雨,请将军留意。”
麹义心里一惊,忽然想起荀衍说过的一句话:朝霞不出门,暮霞千里行。西北风吹沙,东南雨满门。颍川夏季雨水多,朝霞和东南风是大雨将至的两个特点。他不禁暗自叫苦。他所领的部下不是西凉人就是冀州人,都不适应这种雨水天气。下了雨也许会凉快一点,但厚厚的战袍浸了水又湿又重,对体力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虑。尤其是骑兵,这种大雨天气根本没法参加战斗。雨水大,水位上涨,很多原本可以行军的地方现在会变成水塘,甚至可能变成沼泽,人马一旦陷进去,绝无逃生之理。
上孙策当了。麹义低下头,看着地图上的点线,就像看到一滩鲜血。他很想命令出营接战的各部回营据守,可是想了想,又取消了命令。现在就撤退,无疑会放弃龙渊水这个天然地利。看这天气,应该不会立刻就下,哪怕在龙渊水阻击半天再撤也是好的。
麹义叫来卫士,让他把地图送给去卑,标注了红点红线的地方禁止骑兵出没,以免陷入沼泽。如果下大雨,骑兵立刻撤回大营。
骑士领命去了。麹义踢马出营,在八百西凉劲卒的簇拥下出了中军大营,穿过前锋大营,直奔龙渊水。四千将士在水边列阵,中军建在一个土坡上。麹义策马上了土坡,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也看到了河对岸的孙策中军。浴火凤凰的大纛之下,几个身影正在向这边观看。
“将军,那是昨天来的小子。”一个亲卫伸手一指,提醒道。
麹义定睛一看,也隐约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正是昨天来送战书的郭武。他心里一紧。莫非此人真是孙策身边的侍从骑士?这样的勇士做侍从是不是太可惜了?他转念一想,又释然了。郭武武技好,非常适合做一个骑将,但孙策没有战马,骑兵数量有限,有阎行、马超这样的西凉将领在,郭武只能做侍从骑士了。说起来,孙策的骑兵还真是以西凉人为主呢,就算之前的亲卫骑也是来自关中、陇右。
“如果孙策突阵,小心些。”麹义提醒身边的亲卫说。
“将军放心,我们记住了。”亲卫将应道,神情凝重。早就听说孙策身边有十几个骑士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他们一直将信将疑,现在看到郭武,这点怀疑可以排除了。如果孙策带着这十几个人冲阵,威力不弱于百骑,人数少,队型变换更灵活,战力强,攻击犀利,一旦被他们抓住破绽,临阵斩将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做为亲卫,他们负有保护麹义的重任,遇上这种对手要尤其小心。
麹义打量着对面的阵地,见阵前布着两排大车,大车侧面对着龙渊水,顶盖掀起,后面人影绰绰,应该是弓弩手。看起来这大车应该是特制的战车,平时用来运输辎重,战时可以充当大盾。大车上说不定还装了强弩。人力有限,用不了太重的弩,即使是力气大的最多也只能用六石弩。车弩则不同,直接装在大车上,像这样的大车可以装上十石弩。
麹义心中不安,目光扫过孙策的阵地,果然发现了不少车尾对着自己的大车。车弩因为体型巨大,通常都会装在车尾。可是这些大车的数量未免太多了,粗粗一看,至少有百余辆。
孙策有这么多车弩?这可是件麻烦事。十石弩的射程高达四百步,足以从对岸直接射到自己的中军,连自己本人都在射程之内。如果孙策百弩齐发,中军必乱,孙策借此机会抢渡就容易得多了。
麹义暗自叫苦。早就知道孙策建有木学堂,军械优良,独步天下,他还是没想到孙策可能装备了十石弩。荀衍虽然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却无法打听到这样的消息,这些弩车行军时和普通的辎重大车没什么区别,斥候根本辨认不出。
当然,不排除荀衍知道却没有通知他。这种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可能存在的。
麹义吩咐整个亲卫营准备大盾。现在把中军后撤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强加戒备。就算是十石弩,三百步之后的威力也会大减,普通盾牌挡不住,防护力更强的大盾还是能挡得住的。接到命令,亲卫营忙碌起来,尤其是八百西凉步卒,他们不是前锋,用不着那些笨重的大盾,为便于战斗,用的盾都是单手持的小盾,忽然要换大盾,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虽说阵前根据对手的情况临时调整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对方还没动静,己方就做出这么大动作,而且是加强防守的,未免让人觉得怯懦。虽然没人对麹义的命令说三道四,心里却未免有些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