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
袁谭苦笑,一声长叹,意甚怏怏。
袁权嘴角微挑,既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不屑。“兄长大可不必在我面前掩饰,否则我会觉得这是对拙夫的污辱。如果真这么无能,送回来干什么,就为了那三千金?兄长,就算拙夫不知恩图报,也不能容忍如此羞辱吧?”
袁谭连连摇手,哭笑不得。“妹妹,可千万别这么说,再说我就直接跳黄泽算了。”他拍拍额头。“既然如此,那说说,我有什么好处?”
“相安无事。”
“还有呢?”
“兄长,不要贪心不足。”袁权笑道:“应该清楚,如果拙夫倾力北进,支撑不了多久。相安无事,让有时间安内攘外,整顿河北,然后堂堂正正的一战,这就是拙夫最大的善意。当然,青州会一直绷着,让显奕无暇与争权,至于其他的就要自己处理了。如果连那些人都摆不平,还是回平舆做客吧,我给在葛陂留一个小院。”
袁谭沉吟片刻,又道:“和姑父、姑母说过这些吗?”
“没有。”袁权转身看向远处。“姑父一心想做大汉的忠臣,延续刘氏天下,姑母则一心希望能重振旗鼓,建立袁氏新朝,他们哪会听我的。这些话,我只和说,心里有数就行。老一辈的恩怨情仇,该报的也差不多报了,只剩一个曹操,也是迟早的事。接下来,们几个各施手段,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好。”袁谭用力的点点头。“一言为定,我不反对接走那些人,但如何做,还要自己想办法。”
“放心吧,我不为难。说不定,我倒能顺手帮解决点麻烦。为了救下田元皓,可把郭公则得罪狠了,趁这个机会缓和一下吧。郭公则虽然私心甚重,在颍川人中尚有威望,要想扶持颍川系,与冀州系保持平衡,还需要他的帮助。”
袁谭苦笑,无奈地点点头。他心中明镜也似,袁权此来,肯定是奉了孙策之命,借着吊祭名义行事,传递一些孙策只能和他说的话。所谓相安无事,并不是孙策关照他,而是这个结果对孙策更有利。战后复盘,他就觉得孙策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听到袁权说出“相安无事”四个字,心里就更加肯定了。
至于给他机会与郭图缓和关系,也不是纯粹为他着想。郭图是老臣,又倚仗拥立之功,一心想独揽大权,这并不是他期望的结果。但他现在又不能和郭图决裂,他还需要郭图帮他稳住局面,给冀州系增加压力,让他有时间真正掌握权力,消化袁绍留下的遗产。
两人随即又商量了一些细节,讨价还价,在所难免。
——
八月十四,袁谭一行到达邺城,杨彪以亲友的身份祭拜了漳水侧的袁绍墓,又在袁谭的陪同下观看了邺城附近的几个工坊,和郭图、沮授等重要的文臣武将见了面,了解冀州的情况。
大儒郑玄就在邺城,故北海相孔融也在,杨彪也以私人身份拜访。孔融是杨家故吏,他是杨彪的父亲杨赐任司徒时辟召的司徒掾,和杨彪早就相识、禀性相投。董卓乱政时他们都是反对派,互相声援,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情谊。这一次在邺城再会,感慨良多。
几乎没什么犹豫,孔融就接受了杨彪的建议,收拾行装,起程去长安。与他同行的还有祢衡。袁谭没有拦着,设宴为他们饯行,还送了一笔丰厚的程仪。他对这两个人都没什么好感,一是名不副实,夸夸其谈,而且嘴特别臭,搞得人人侧目,影响团结;二是这两人都是袁熙引荐的,在邺城到处为袁熙说好话,对他并不友好。
但是对于郑玄,袁谭坚决不同意他离境。他采用了软硬两手,软的一手是为邺城设立学堂,请郑玄为祭酒,登堂开讲,并承诺为他著书注经提供人财协助,仿蔡邕例,又征召他的弟子为官,其中尤以崔琰为最,出任车骑将军府长史,其他几个弟子如国渊、许慈等也分别各随所好授予官职,县令长不乏其人。
杨彪忙于拜访冀州名流、贤士的时候,袁权也没闲着,她拜见了郭图妻李氏,转达了郭嘉妻钟夫人的问候,并奉上丰厚的礼物。在此之前,李氏对郭嘉夫妻都没正眼看,可是时移事迁,如今郭嘉成了孙策身边的心腹,钟夫人也成了袁权的闺蜜,她自然不能再掉以轻心,拉着袁权拉起了家常,了解颍川的情况。
官渡之战后,孙策对颍川世家进行清洗,郭家也不例外。郭图早就将家人迁到了邺城,人员没有伤亡,只是家里的产业都被没收了。不过袁权向李氏保证,这只是公事公办,郭家的损失已经用其他的方式补偿,暂时由钟夫人保管、经营,获利甚厚,只要李氏需要,钟夫人随时可以将这些产业以私人的名义逐步转到邺城,保证他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李氏倒也不担心。事实上,郭图的生活一直很优渥,郭嘉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孝敬,各种新奇货物源源不断的送来。有了袁权的承诺,将来如果在冀州呆不下去,郭图大可以拂袖而去,回到颍川养老,做个富家翁。
袁谭苦笑,一声长叹,意甚怏怏。
袁权嘴角微挑,既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不屑。“兄长大可不必在我面前掩饰,否则我会觉得这是对拙夫的污辱。如果真这么无能,送回来干什么,就为了那三千金?兄长,就算拙夫不知恩图报,也不能容忍如此羞辱吧?”
袁谭连连摇手,哭笑不得。“妹妹,可千万别这么说,再说我就直接跳黄泽算了。”他拍拍额头。“既然如此,那说说,我有什么好处?”
“相安无事。”
“还有呢?”
“兄长,不要贪心不足。”袁权笑道:“应该清楚,如果拙夫倾力北进,支撑不了多久。相安无事,让有时间安内攘外,整顿河北,然后堂堂正正的一战,这就是拙夫最大的善意。当然,青州会一直绷着,让显奕无暇与争权,至于其他的就要自己处理了。如果连那些人都摆不平,还是回平舆做客吧,我给在葛陂留一个小院。”
袁谭沉吟片刻,又道:“和姑父、姑母说过这些吗?”
“没有。”袁权转身看向远处。“姑父一心想做大汉的忠臣,延续刘氏天下,姑母则一心希望能重振旗鼓,建立袁氏新朝,他们哪会听我的。这些话,我只和说,心里有数就行。老一辈的恩怨情仇,该报的也差不多报了,只剩一个曹操,也是迟早的事。接下来,们几个各施手段,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好。”袁谭用力的点点头。“一言为定,我不反对接走那些人,但如何做,还要自己想办法。”
“放心吧,我不为难。说不定,我倒能顺手帮解决点麻烦。为了救下田元皓,可把郭公则得罪狠了,趁这个机会缓和一下吧。郭公则虽然私心甚重,在颍川人中尚有威望,要想扶持颍川系,与冀州系保持平衡,还需要他的帮助。”
袁谭苦笑,无奈地点点头。他心中明镜也似,袁权此来,肯定是奉了孙策之命,借着吊祭名义行事,传递一些孙策只能和他说的话。所谓相安无事,并不是孙策关照他,而是这个结果对孙策更有利。战后复盘,他就觉得孙策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听到袁权说出“相安无事”四个字,心里就更加肯定了。
至于给他机会与郭图缓和关系,也不是纯粹为他着想。郭图是老臣,又倚仗拥立之功,一心想独揽大权,这并不是他期望的结果。但他现在又不能和郭图决裂,他还需要郭图帮他稳住局面,给冀州系增加压力,让他有时间真正掌握权力,消化袁绍留下的遗产。
两人随即又商量了一些细节,讨价还价,在所难免。
——
八月十四,袁谭一行到达邺城,杨彪以亲友的身份祭拜了漳水侧的袁绍墓,又在袁谭的陪同下观看了邺城附近的几个工坊,和郭图、沮授等重要的文臣武将见了面,了解冀州的情况。
大儒郑玄就在邺城,故北海相孔融也在,杨彪也以私人身份拜访。孔融是杨家故吏,他是杨彪的父亲杨赐任司徒时辟召的司徒掾,和杨彪早就相识、禀性相投。董卓乱政时他们都是反对派,互相声援,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情谊。这一次在邺城再会,感慨良多。
几乎没什么犹豫,孔融就接受了杨彪的建议,收拾行装,起程去长安。与他同行的还有祢衡。袁谭没有拦着,设宴为他们饯行,还送了一笔丰厚的程仪。他对这两个人都没什么好感,一是名不副实,夸夸其谈,而且嘴特别臭,搞得人人侧目,影响团结;二是这两人都是袁熙引荐的,在邺城到处为袁熙说好话,对他并不友好。
但是对于郑玄,袁谭坚决不同意他离境。他采用了软硬两手,软的一手是为邺城设立学堂,请郑玄为祭酒,登堂开讲,并承诺为他著书注经提供人财协助,仿蔡邕例,又征召他的弟子为官,其中尤以崔琰为最,出任车骑将军府长史,其他几个弟子如国渊、许慈等也分别各随所好授予官职,县令长不乏其人。
杨彪忙于拜访冀州名流、贤士的时候,袁权也没闲着,她拜见了郭图妻李氏,转达了郭嘉妻钟夫人的问候,并奉上丰厚的礼物。在此之前,李氏对郭嘉夫妻都没正眼看,可是时移事迁,如今郭嘉成了孙策身边的心腹,钟夫人也成了袁权的闺蜜,她自然不能再掉以轻心,拉着袁权拉起了家常,了解颍川的情况。
官渡之战后,孙策对颍川世家进行清洗,郭家也不例外。郭图早就将家人迁到了邺城,人员没有伤亡,只是家里的产业都被没收了。不过袁权向李氏保证,这只是公事公办,郭家的损失已经用其他的方式补偿,暂时由钟夫人保管、经营,获利甚厚,只要李氏需要,钟夫人随时可以将这些产业以私人的名义逐步转到邺城,保证他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李氏倒也不担心。事实上,郭图的生活一直很优渥,郭嘉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孝敬,各种新奇货物源源不断的送来。有了袁权的承诺,将来如果在冀州呆不下去,郭图大可以拂袖而去,回到颍川养老,做个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