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黄忠的威胁,张鲁不敢推辞,只好一口答应。但他也提了一个要求,如果徐晃真的枉杀了巴人,黄忠必须依军法处置,给巴人一个交待。否则别说筹措粮食,巴人很可能会立刻叛乱。
黄忠再次郑重承诺,如果徐晃真是纵兵劫掠,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食言。
送走了张鲁,黄忠召集诸将议事,让大家做好应变的准备。徐晃抢粮的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依徐晃的性格,肯定也会有解释,但这个解释能不能让张鲁等人信服,谁也不敢说。
有备无患,万一张鲁和巴人不接受徐晃的解释,那就只好来硬的,武力消灭。
听完黄忠的安排,诸将沉默。翻越大巴山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困难,至少耽搁了十天,军中存粮最多还能支持三五天,三五天内找不到解决办法,他们除了劫掠巴人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可是他们也看到了,劫掠巴人的后果很严重,不仅身边的这一万人要处理,西城还有几万人。一着不慎,吴懿暴起,徐庶失了西城,他们想撤回去都做不到。
一时贪功,自陷险地,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后悔。
黄忠本人也不例外。
李严的压力最大。身为军师,他对此次失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他鼓动诸将,屡次向黄忠请战,黄忠不会答应这次的作战计划,至少不会是现在。还在大巴山里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遇到了麻烦,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希望能有一线转机。
否则他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不管是军师还是统兵将领,出现这么大的失误,简直就是自毁前程。
现在转机来了。徐晃派兵劫掠,激怒了巴人,有可能引发张鲁部叛乱。当着诸将的面,李严严厉的批评徐晃不识大体,不仅没有按照事先的计划迅速夺取宕渠,补充军粮,反而派兵劫掠山里的部落。一个部落能有多少人口,能有多少粮食?就算将附近的部落全部杀了,也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反而引发了内乱,后患无穷。
如果张鲁的部下真叛变了,别说攻取巴西郡,仅是这一万叛军就够他们头疼的。正面作战,吴军当然没什么好怕的,可现在是在山里,又是在巴西,地形不熟,取胜并非易事。
李严建议,不管徐晃有没有劫掠巴人,仅凭贻误战机,没有及时攻取宕渠这一条,就应该军法从事。
诸将中不乏支持李严的人。他们也清楚,形势危险,立功的机会很渺茫,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徐晃是襄阳督,又是前锋将领,有承担后果的资格。只要将责任推到徐晃身上,他们就安全多了。
面对乱了方寸的李严和一反常态的诸将,黄忠的脸色比面对张鲁时还要难看。
黄忠再次郑重承诺,如果徐晃真是纵兵劫掠,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食言。
送走了张鲁,黄忠召集诸将议事,让大家做好应变的准备。徐晃抢粮的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依徐晃的性格,肯定也会有解释,但这个解释能不能让张鲁等人信服,谁也不敢说。
有备无患,万一张鲁和巴人不接受徐晃的解释,那就只好来硬的,武力消灭。
听完黄忠的安排,诸将沉默。翻越大巴山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困难,至少耽搁了十天,军中存粮最多还能支持三五天,三五天内找不到解决办法,他们除了劫掠巴人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可是他们也看到了,劫掠巴人的后果很严重,不仅身边的这一万人要处理,西城还有几万人。一着不慎,吴懿暴起,徐庶失了西城,他们想撤回去都做不到。
一时贪功,自陷险地,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后悔。
黄忠本人也不例外。
李严的压力最大。身为军师,他对此次失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他鼓动诸将,屡次向黄忠请战,黄忠不会答应这次的作战计划,至少不会是现在。还在大巴山里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遇到了麻烦,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希望能有一线转机。
否则他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不管是军师还是统兵将领,出现这么大的失误,简直就是自毁前程。
现在转机来了。徐晃派兵劫掠,激怒了巴人,有可能引发张鲁部叛乱。当着诸将的面,李严严厉的批评徐晃不识大体,不仅没有按照事先的计划迅速夺取宕渠,补充军粮,反而派兵劫掠山里的部落。一个部落能有多少人口,能有多少粮食?就算将附近的部落全部杀了,也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反而引发了内乱,后患无穷。
如果张鲁的部下真叛变了,别说攻取巴西郡,仅是这一万叛军就够他们头疼的。正面作战,吴军当然没什么好怕的,可现在是在山里,又是在巴西,地形不熟,取胜并非易事。
李严建议,不管徐晃有没有劫掠巴人,仅凭贻误战机,没有及时攻取宕渠这一条,就应该军法从事。
诸将中不乏支持李严的人。他们也清楚,形势危险,立功的机会很渺茫,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徐晃是襄阳督,又是前锋将领,有承担后果的资格。只要将责任推到徐晃身上,他们就安全多了。
面对乱了方寸的李严和一反常态的诸将,黄忠的脸色比面对张鲁时还要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