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转身看着法正,浓眉紧蹙。问题他都知道,他要的是解决方法。
“通报朝廷,我们已经尽力了。如果冀州方向不能发起进攻,牵制孙策的兵力,益州支撑不了太久。”
法正捻着手指,有些为难,欲言又止。曹操看得真切,眼神闪了闪。“担心我儿子修?”
法正点点头,轻声叹道:“孙策狡黠,与令郎结婚姻,兖州就成了缓冲,袁谭只能从两侧进军,兵力分散。袁谭必然以此为由,消极怠战。若令郎能与孙策决裂,与袁谭联手,形势则大不同。”
曹操眼神闪烁,沉吟不语。
法正接着又说道:“中路难以突破,必从侧翼用力。刘繇、高干都听袁谭命令。袁谭不肯用力,他们当然也不肯用力,孙策两翼无忧,才能力西进。原本益州凭借地利坚守,也能勉强支撑,现在黄忠、周瑜练兵有成,形势于我不利,如果不及时调整,一旦孙策攻入益州,天下谁还能是他的对手?君侯,这不是益州之得失,而是天下之得失,不可不察。且父子为敌,对君侯名声很不利。”
曹操低着头,来回踱了几步,神情有些犹豫。“孝直,说的我也想过,长此以往,的确不是办法。可是,我有两个担心。”
“哪两个?”
“一是孙策究竟能走多远,一是如果子修放弃兖州,山东的形势会如何变化,是对孙策更有利,还是对袁谭更有利。袁谭有世家支持,从豫州返回后,也的确有脱身换骨之变,但他最后能不能战胜孙策?如果孙策不急于进取,与朝廷妥协,缓缓图之,袁谭还是对手吗?”
曹操抬起手,挠了挠鬓角。他今年四十五,正当壮年,却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鬓角已经有了白发。天子、孙策、袁谭,这三个年轻人各有优势,胜负取决于他们,而不取决于自己。益州自守有余,进攻不足。相比之下,曹昂的取舍也比他的生死胜负更重要。
对曹家来说,如果大汉亡了,袁谭和孙策谁能得天下没什么区别,只看曹家能从中得多少利益。曹昂与孙策有婚姻关系,又拥有兖州,如果他一直支持孙策,将来富贵当不在九都督之下。袁谭却未必能给他这么高的待遇。曹家没什么经学背景,在世家排不上号,征战之际,曹家还有些用处,一旦天下太平,肯定会受世家排挤。
让曹昂放弃孙策,转而支持袁谭,对曹家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于朝廷,有他就够了,何必再拖上曹昂。孙策有激进之嫌,天子又何尝不是,引凉州人入朝,天子俨然已经成了蛮夷之君,对他们关东人并不友好。只不过这样的话不能对法正说,法正也是关中人,他对朝廷迁都长安,甚至引凉州人入朝并不反感。从地理上,关中属关西。从心理上,关中人当初没少受关东人排挤,也和凉州人更接近一些。
法正说道:“君侯以为,孙策还有和朝廷妥协的可能?”
曹操点点头。“孙策虽然悍勇,却并非无谋,他只是还没遇到对手而已。一旦受挫,知道不可强取,未必不会改弦更张,以柔道取之。孝直,易重阴阳,孙策虽然读书少,却深谙易道,否则他也不会创出太极这样的拳法、矛法。”
法正不以为然。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孙策用兵一向以强攻硬取、短兵相接为主,没看出在谋略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不过他也看出曹操不愿意用曹昂做赌注,只能另想办法。
“既然如此,请朝廷出兵协助吧。贾诩是凉州人,如果他能从弘农方向发起攻击,汉中的压力会少得多。至于周瑜,主公还是去信催催刘繇、高干,冬天将至,他们可以用兵了。”
曹操表示同意。他的压力太大了,必须找人分担一下。刘繇、高干估计帮不上什么忙,但贾诩还是可以考虑的。凉州人大量入朝,这是凉州人崛起的好机会,贾诩不可能无动于衷。孙策封王,他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表示,几个月前更是将蒋干赶出了弘农,即是明证。
曹操与法正商量妥当,拟成方案,又派人送往成都,请在成都养病的戏志才斟酌修正,然后送往长安。与此同时,他传书许攸,将亲自带兵增援上庸,请许攸务必坚守。
“通报朝廷,我们已经尽力了。如果冀州方向不能发起进攻,牵制孙策的兵力,益州支撑不了太久。”
法正捻着手指,有些为难,欲言又止。曹操看得真切,眼神闪了闪。“担心我儿子修?”
法正点点头,轻声叹道:“孙策狡黠,与令郎结婚姻,兖州就成了缓冲,袁谭只能从两侧进军,兵力分散。袁谭必然以此为由,消极怠战。若令郎能与孙策决裂,与袁谭联手,形势则大不同。”
曹操眼神闪烁,沉吟不语。
法正接着又说道:“中路难以突破,必从侧翼用力。刘繇、高干都听袁谭命令。袁谭不肯用力,他们当然也不肯用力,孙策两翼无忧,才能力西进。原本益州凭借地利坚守,也能勉强支撑,现在黄忠、周瑜练兵有成,形势于我不利,如果不及时调整,一旦孙策攻入益州,天下谁还能是他的对手?君侯,这不是益州之得失,而是天下之得失,不可不察。且父子为敌,对君侯名声很不利。”
曹操低着头,来回踱了几步,神情有些犹豫。“孝直,说的我也想过,长此以往,的确不是办法。可是,我有两个担心。”
“哪两个?”
“一是孙策究竟能走多远,一是如果子修放弃兖州,山东的形势会如何变化,是对孙策更有利,还是对袁谭更有利。袁谭有世家支持,从豫州返回后,也的确有脱身换骨之变,但他最后能不能战胜孙策?如果孙策不急于进取,与朝廷妥协,缓缓图之,袁谭还是对手吗?”
曹操抬起手,挠了挠鬓角。他今年四十五,正当壮年,却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鬓角已经有了白发。天子、孙策、袁谭,这三个年轻人各有优势,胜负取决于他们,而不取决于自己。益州自守有余,进攻不足。相比之下,曹昂的取舍也比他的生死胜负更重要。
对曹家来说,如果大汉亡了,袁谭和孙策谁能得天下没什么区别,只看曹家能从中得多少利益。曹昂与孙策有婚姻关系,又拥有兖州,如果他一直支持孙策,将来富贵当不在九都督之下。袁谭却未必能给他这么高的待遇。曹家没什么经学背景,在世家排不上号,征战之际,曹家还有些用处,一旦天下太平,肯定会受世家排挤。
让曹昂放弃孙策,转而支持袁谭,对曹家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于朝廷,有他就够了,何必再拖上曹昂。孙策有激进之嫌,天子又何尝不是,引凉州人入朝,天子俨然已经成了蛮夷之君,对他们关东人并不友好。只不过这样的话不能对法正说,法正也是关中人,他对朝廷迁都长安,甚至引凉州人入朝并不反感。从地理上,关中属关西。从心理上,关中人当初没少受关东人排挤,也和凉州人更接近一些。
法正说道:“君侯以为,孙策还有和朝廷妥协的可能?”
曹操点点头。“孙策虽然悍勇,却并非无谋,他只是还没遇到对手而已。一旦受挫,知道不可强取,未必不会改弦更张,以柔道取之。孝直,易重阴阳,孙策虽然读书少,却深谙易道,否则他也不会创出太极这样的拳法、矛法。”
法正不以为然。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孙策用兵一向以强攻硬取、短兵相接为主,没看出在谋略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不过他也看出曹操不愿意用曹昂做赌注,只能另想办法。
“既然如此,请朝廷出兵协助吧。贾诩是凉州人,如果他能从弘农方向发起攻击,汉中的压力会少得多。至于周瑜,主公还是去信催催刘繇、高干,冬天将至,他们可以用兵了。”
曹操表示同意。他的压力太大了,必须找人分担一下。刘繇、高干估计帮不上什么忙,但贾诩还是可以考虑的。凉州人大量入朝,这是凉州人崛起的好机会,贾诩不可能无动于衷。孙策封王,他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表示,几个月前更是将蒋干赶出了弘农,即是明证。
曹操与法正商量妥当,拟成方案,又派人送往成都,请在成都养病的戏志才斟酌修正,然后送往长安。与此同时,他传书许攸,将亲自带兵增援上庸,请许攸务必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