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将饮尽的茶杯放置案上,冷眼瞧着阶下所跪之人,“单是仁义,只怕遭人小觑。罢了,你去唤太子,就说朕尝了御膳房的木薯糕,觉得不错。”
段掌印低声答应,小心起身,缓缓的退出了暖阁,嘱咐伺候的小黄门留神盯着殿内动静,微直身板,行走于宫中青石板上,思绪恍惚,不禁琢磨起仁宣帝的意思,略想了会,面上便带着春风得意之.色,新帝年幼,若真由自己接任掌印...
许是想的入神了,未曾注意脚下的石子,很摔了一脚,段掌印挥掉身边小黄门的示好,自己爬了起来,面上的得意像是跌了一干二净,腰背又重新弯了回去。
快行至东宫,低眉敛神的候在殿外,还是往日那个铁面无私的段掌印,只有他自己知道方才动了什么心思。
太子快步出来,脸上还带着笑意,和善的很,“段大伴怎么亲自来了?可是父皇有事吩咐?”
段掌印跪地请安,礼数比起之前更周到了许多,“回禀殿下,圣上今日尝了御膳房的木薯糕,觉得很不错,想您去尝尝。”
太子也不意外,笑着让人起来了,“父皇近日都不爱理朝政,尽折腾御膳房,李相公可都与孤说了,今日才想起孤,可见木薯糕是怎样的好吃。”
太子洒脱,也不交代一番,抬脚便走,一行人也不敢拖拉,连忙跟上,途至御花园时恰巧遇到了皇后宫里的人,偏太子要去乾清宫,也只得回去复命。
这头,太子欢欢喜喜的入了内阁,还跪着请安呢,便四处打量了一番,没瞧见木薯糕,调笑道:“父皇可是自己吃完了,也不与儿臣留点。”
仁宣浅笑招手,面.色.微红,瞧着很有精神的将一卷书展开,“你来瞧瞧,这都是历年官员的秉性,学识,为人,以及他们犯了什么事。”
一听是正经事,太子收敛了玩闹的心思,上前一望,只见纸张微卷泛黄,可见时间久远,不可追溯...前头半本之多,贪官污吏或贬谪或抄家流放,可这后面却身居高位,其中以蔡相公最为严重,江南富庶,竟有大半银两在这二十几年间全入了蔡府!
还有这礼部尚书华峰,平日里在朝堂之上默默无言,除却科举之年外,几乎不见他站出身来,竟能身家越百万,这是从何而来?
太子匆匆翻阅,粗略看尽了这本册子,气得双颊通红,“父皇,这些官员怎还留着,合该抄家砍头!”
“前头那些是栾公与李相公合力惩治的,朕不过是宣判,后头这些,一部分是蔡党,一部分是当日康难后尊朕为君的,两方并作一股,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年也动不得了。”仁宣帝半靠在椅子上,将后半本细细的说着。
“这些贪官污吏,十年寒窗,千里做官,皆是为财,为权。朕知他们不堪为官,却又不得不妥协,他们总是有些真材实料的,治理天下用的不是清官直臣,而是能臣。”
“你不能奢求所有官员清廉,故而只能是各尽其才,这些栾小子比你清楚,以后有不懂的,多听听他的,哪怕你们两人都想不出点子,好歹背靠着背,谁也不能伤了你们去。”
太子抿嘴听着,眉头锁的紧紧的,“儿臣知晓,子钰心思多,对儿臣却一直是赤诚之心,儿臣定不会辜负。只是李相公...儿臣眼拙,瞧不出他的能耐。”
仁宣眼中蒙上了些许怀念的神情,“当年李相公与栾公同为一甲,文采斐然,又性格耿直刚烈,因此早前多为御史言官,只是后来世事难料,也渐渐的明哲保身,成了今日的李棉花。”
太子微微颔首,依旧没能品出托孤之意,只当是仁宣帝一时兴起,要把这朝堂之事与他分说,虽听着恨不能杀了那些贪官,也没将这些事往自己身上揽,在他心里,仁宣帝还能长长久久的陪着自己长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段掌印低声答应,小心起身,缓缓的退出了暖阁,嘱咐伺候的小黄门留神盯着殿内动静,微直身板,行走于宫中青石板上,思绪恍惚,不禁琢磨起仁宣帝的意思,略想了会,面上便带着春风得意之.色,新帝年幼,若真由自己接任掌印...
许是想的入神了,未曾注意脚下的石子,很摔了一脚,段掌印挥掉身边小黄门的示好,自己爬了起来,面上的得意像是跌了一干二净,腰背又重新弯了回去。
快行至东宫,低眉敛神的候在殿外,还是往日那个铁面无私的段掌印,只有他自己知道方才动了什么心思。
太子快步出来,脸上还带着笑意,和善的很,“段大伴怎么亲自来了?可是父皇有事吩咐?”
段掌印跪地请安,礼数比起之前更周到了许多,“回禀殿下,圣上今日尝了御膳房的木薯糕,觉得很不错,想您去尝尝。”
太子也不意外,笑着让人起来了,“父皇近日都不爱理朝政,尽折腾御膳房,李相公可都与孤说了,今日才想起孤,可见木薯糕是怎样的好吃。”
太子洒脱,也不交代一番,抬脚便走,一行人也不敢拖拉,连忙跟上,途至御花园时恰巧遇到了皇后宫里的人,偏太子要去乾清宫,也只得回去复命。
这头,太子欢欢喜喜的入了内阁,还跪着请安呢,便四处打量了一番,没瞧见木薯糕,调笑道:“父皇可是自己吃完了,也不与儿臣留点。”
仁宣浅笑招手,面.色.微红,瞧着很有精神的将一卷书展开,“你来瞧瞧,这都是历年官员的秉性,学识,为人,以及他们犯了什么事。”
一听是正经事,太子收敛了玩闹的心思,上前一望,只见纸张微卷泛黄,可见时间久远,不可追溯...前头半本之多,贪官污吏或贬谪或抄家流放,可这后面却身居高位,其中以蔡相公最为严重,江南富庶,竟有大半银两在这二十几年间全入了蔡府!
还有这礼部尚书华峰,平日里在朝堂之上默默无言,除却科举之年外,几乎不见他站出身来,竟能身家越百万,这是从何而来?
太子匆匆翻阅,粗略看尽了这本册子,气得双颊通红,“父皇,这些官员怎还留着,合该抄家砍头!”
“前头那些是栾公与李相公合力惩治的,朕不过是宣判,后头这些,一部分是蔡党,一部分是当日康难后尊朕为君的,两方并作一股,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年也动不得了。”仁宣帝半靠在椅子上,将后半本细细的说着。
“这些贪官污吏,十年寒窗,千里做官,皆是为财,为权。朕知他们不堪为官,却又不得不妥协,他们总是有些真材实料的,治理天下用的不是清官直臣,而是能臣。”
“你不能奢求所有官员清廉,故而只能是各尽其才,这些栾小子比你清楚,以后有不懂的,多听听他的,哪怕你们两人都想不出点子,好歹背靠着背,谁也不能伤了你们去。”
太子抿嘴听着,眉头锁的紧紧的,“儿臣知晓,子钰心思多,对儿臣却一直是赤诚之心,儿臣定不会辜负。只是李相公...儿臣眼拙,瞧不出他的能耐。”
仁宣眼中蒙上了些许怀念的神情,“当年李相公与栾公同为一甲,文采斐然,又性格耿直刚烈,因此早前多为御史言官,只是后来世事难料,也渐渐的明哲保身,成了今日的李棉花。”
太子微微颔首,依旧没能品出托孤之意,只当是仁宣帝一时兴起,要把这朝堂之事与他分说,虽听着恨不能杀了那些贪官,也没将这些事往自己身上揽,在他心里,仁宣帝还能长长久久的陪着自己长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