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利哥在成为马林麾下的第二名航海家后,就开始了挑选船员的准备。同时,他要求,必须使用200吨级以上的大船,以保证航行安全。毕竟,太小的船,是不怎么抗风浪的。
横穿大西洋和去印度不同,去印度的航线,基本是沿着非洲海岸的,唯一横穿的大海,还是比较平静的阿拉伯海。但横穿大西洋不同,亚美利哥虽然没去过美洲,可也听说过,大西洋深处风浪还是很大的。
对此,马林自然是赞同的。而估摸着哥伦布他们一来一回至少一年半以上,而去格林纳达,却不需要太多时间。哥伦布的船队从加那利群岛横穿大西洋,不过用了70天。而从埃姆登到加那利群岛,不过一个多月。所以,从埃姆登到向风群岛,其实只要三个多月,半年多就能跑一个来回。因此,马林又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
为了安全,马林决定,等待特霍伦彻造船厂的那两艘“250”级的武装商船完工后,交给亚美利哥使用。250级商船现在建造技术成熟,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完工。这几个月的时间,正好给亚美利哥带着一群新水手,去海上演练。
虽然,马林手下还有一群从哥伦布船队轮换下来的老水手,但马林不打算全部使用这些老水手。因为,他需要培养更多的水手。因此,马林只挑了一部分老水手跟船,先使用那几艘一百多吨级的小船在北海上演练大航海。船上大部分水手,还是从渔民家庭中挑选出来,受过水手培训的一些年轻水手。这样,由老水手们带着,一个航行下来,他们也能成为老水手。
为了表示对航海的重视,马林还亲自陪同亚美利哥,去了特霍伦彻和埃姆登两家造船厂视察。但视察的结果,让马林有些皱眉……
特霍伦彻造船厂还没啥,只是按部就班而已。但埃姆登造船厂这边,却遇到了技术性难题……
原来,马林要求埃姆登造船厂试造500吨级大船,难度肯定是大大增加的。其他地方还好,造船龙骨骨架中的肋材成了大问题……
一般而言,欧洲式的风帆木船,是先铺设龙骨,然后再包上木板的。龙骨有些像鱼骨,一条主体主龙骨,外加很多弯曲的“肋骨”。
主龙骨其实还是很好找的,其唯一的要求就是够长。比如达伽马探索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长度就是25.7米。当然,这是上甲板的长度,船底的主龙骨,大概20米出头长就足够了。20米长的橡木料,虽然难找,但只要出高价,还是能买到的。
不过,想要更长的龙骨,那就有些困难了。比如瑞典人的“哥德堡号”,马林前世看过他们复古造船的文章,知道他们用来制造龙骨的橡树,必须是树龄300年以上、直径5米以上的“太爷”级的橡树。这种橡树在欧洲非常稀少,毕竟,欧洲人千百年来一直在砍伐了利用橡树。当然,哥德堡号的龙骨长度也很长,达到了40.9米。
这样超长的木料,眼下在欧洲是非常珍贵的。因为,300年的老树,在欧洲并不多见。可是,马林知道,在这个年代的美洲,因为没有发达的文明,树木很少被砍伐。所以,在北美,长了几百年,长度四五十米的超级老橡树,却是非常多。因为,千万年来,就没有人在北美的森林里大规模伐木过。因此,马林才有过去北美伐木和造船的打算。在北美森林里,像哥德堡号龙骨那样的超长龙骨橡木,根本不贵,到处都是……
而西班牙人,为了建造西班牙大帆船,后来也把造大船的基地,移到了美洲。马林记得,在一片文章里读到过,大约在1610年后,西班牙把造大船的基地,搬到了古巴哈瓦那,以直接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
当然,马林现在造的是500吨级的船,而不是哥德堡号那样的1150吨的大船。所以,马林不需要长40米的300年老树的木材,只需要30米长的龙骨就足够了。虽然价格会比较贵,但不是找不到。
可是,造大船用的肋材,却是很麻烦的事情。要知道,眼下大航海不过刚刚开始,造船技术还不发达。
马林了解情况后,惊奇地发现,这个时代的肋材,竟然是通过整块木料锯出的形状……
要知道,肋材和主龙骨不一样,主龙骨是直的,肋材却是弯的。肋材都是钉在主龙骨上的,一般而言,安装在船头的船肋骨,是一对对“v”的肋材,而船中部的穿肋骨,则是“u”型的。“v”型的肋材简单,直接两个比较直的长木板钉到龙骨上就可以。但“u”型的肋材就比较麻烦了,但偏偏,一艘船用的最多的肋材,就是“u”型的。而且,这个年代,人们所用的“u”型肋材,竟然多半是从比较粗的原木里,锯出的弯曲肋材,非常浪费木料。
船造小一点还好,要是造大船,肋材都需要几百年老橡树的木料才能加工出来,非常浪费……
马林有些惊讶,在他记忆中,“哥德堡号”仿古船在使用复古技术造船时,明明是使用蒸汽软化直木板后弯曲而成的呀……
不过,马林也不想想,即便是原版的“哥德堡号”,也是18世纪的船。那时候的造船技术,肯定是比15世纪末要强多了。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大航海,才促进了欧洲造船技术的进步。毕竟,“需求是发明之母”。
马林不知道用蒸汽软化和改变肋材形状的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他至少知道,眼下他的造船厂没有这项技术。甚至,一些葡萄牙的造船工匠,也没有听过这项技术。
因此,马林确定——这还是一项尚未出现过的技术……
横穿大西洋和去印度不同,去印度的航线,基本是沿着非洲海岸的,唯一横穿的大海,还是比较平静的阿拉伯海。但横穿大西洋不同,亚美利哥虽然没去过美洲,可也听说过,大西洋深处风浪还是很大的。
对此,马林自然是赞同的。而估摸着哥伦布他们一来一回至少一年半以上,而去格林纳达,却不需要太多时间。哥伦布的船队从加那利群岛横穿大西洋,不过用了70天。而从埃姆登到加那利群岛,不过一个多月。所以,从埃姆登到向风群岛,其实只要三个多月,半年多就能跑一个来回。因此,马林又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
为了安全,马林决定,等待特霍伦彻造船厂的那两艘“250”级的武装商船完工后,交给亚美利哥使用。250级商船现在建造技术成熟,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完工。这几个月的时间,正好给亚美利哥带着一群新水手,去海上演练。
虽然,马林手下还有一群从哥伦布船队轮换下来的老水手,但马林不打算全部使用这些老水手。因为,他需要培养更多的水手。因此,马林只挑了一部分老水手跟船,先使用那几艘一百多吨级的小船在北海上演练大航海。船上大部分水手,还是从渔民家庭中挑选出来,受过水手培训的一些年轻水手。这样,由老水手们带着,一个航行下来,他们也能成为老水手。
为了表示对航海的重视,马林还亲自陪同亚美利哥,去了特霍伦彻和埃姆登两家造船厂视察。但视察的结果,让马林有些皱眉……
特霍伦彻造船厂还没啥,只是按部就班而已。但埃姆登造船厂这边,却遇到了技术性难题……
原来,马林要求埃姆登造船厂试造500吨级大船,难度肯定是大大增加的。其他地方还好,造船龙骨骨架中的肋材成了大问题……
一般而言,欧洲式的风帆木船,是先铺设龙骨,然后再包上木板的。龙骨有些像鱼骨,一条主体主龙骨,外加很多弯曲的“肋骨”。
主龙骨其实还是很好找的,其唯一的要求就是够长。比如达伽马探索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长度就是25.7米。当然,这是上甲板的长度,船底的主龙骨,大概20米出头长就足够了。20米长的橡木料,虽然难找,但只要出高价,还是能买到的。
不过,想要更长的龙骨,那就有些困难了。比如瑞典人的“哥德堡号”,马林前世看过他们复古造船的文章,知道他们用来制造龙骨的橡树,必须是树龄300年以上、直径5米以上的“太爷”级的橡树。这种橡树在欧洲非常稀少,毕竟,欧洲人千百年来一直在砍伐了利用橡树。当然,哥德堡号的龙骨长度也很长,达到了40.9米。
这样超长的木料,眼下在欧洲是非常珍贵的。因为,300年的老树,在欧洲并不多见。可是,马林知道,在这个年代的美洲,因为没有发达的文明,树木很少被砍伐。所以,在北美,长了几百年,长度四五十米的超级老橡树,却是非常多。因为,千万年来,就没有人在北美的森林里大规模伐木过。因此,马林才有过去北美伐木和造船的打算。在北美森林里,像哥德堡号龙骨那样的超长龙骨橡木,根本不贵,到处都是……
而西班牙人,为了建造西班牙大帆船,后来也把造大船的基地,移到了美洲。马林记得,在一片文章里读到过,大约在1610年后,西班牙把造大船的基地,搬到了古巴哈瓦那,以直接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
当然,马林现在造的是500吨级的船,而不是哥德堡号那样的1150吨的大船。所以,马林不需要长40米的300年老树的木材,只需要30米长的龙骨就足够了。虽然价格会比较贵,但不是找不到。
可是,造大船用的肋材,却是很麻烦的事情。要知道,眼下大航海不过刚刚开始,造船技术还不发达。
马林了解情况后,惊奇地发现,这个时代的肋材,竟然是通过整块木料锯出的形状……
要知道,肋材和主龙骨不一样,主龙骨是直的,肋材却是弯的。肋材都是钉在主龙骨上的,一般而言,安装在船头的船肋骨,是一对对“v”的肋材,而船中部的穿肋骨,则是“u”型的。“v”型的肋材简单,直接两个比较直的长木板钉到龙骨上就可以。但“u”型的肋材就比较麻烦了,但偏偏,一艘船用的最多的肋材,就是“u”型的。而且,这个年代,人们所用的“u”型肋材,竟然多半是从比较粗的原木里,锯出的弯曲肋材,非常浪费木料。
船造小一点还好,要是造大船,肋材都需要几百年老橡树的木料才能加工出来,非常浪费……
马林有些惊讶,在他记忆中,“哥德堡号”仿古船在使用复古技术造船时,明明是使用蒸汽软化直木板后弯曲而成的呀……
不过,马林也不想想,即便是原版的“哥德堡号”,也是18世纪的船。那时候的造船技术,肯定是比15世纪末要强多了。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大航海,才促进了欧洲造船技术的进步。毕竟,“需求是发明之母”。
马林不知道用蒸汽软化和改变肋材形状的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他至少知道,眼下他的造船厂没有这项技术。甚至,一些葡萄牙的造船工匠,也没有听过这项技术。
因此,马林确定——这还是一项尚未出现过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