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来时在船上的观察记录,右岸,即王峰等人现在所在的这边,共有较大河流七条,较小的十五条,当然再往小就忽略不计了。而左岸,即对岸,较大河流仅三处,较小的七处。右岸多大山,而左岸多丘陵,多是小山包。从这些情况来看,从对岸走明显有优势,但是,必须到对岸去才行。

    怎么到对岸,才是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条河一路流过来,发展到这里,已经很宽了,足足有五十米的水面。如果再往上走,可能会稍窄,但对于渡河来说,窄那么一点,意义并不大。在这边渡河,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水流较慢,危险性低。

    对于王峰的这番分析,众人表示信服。当然,其中多数人并没有自已的主意,纯附和而已。

    既然要渡河,当然是要造船。如果只是探险队原有人员,王峰绝对会选择泅渡。可惜现在新增人员太多,小孩,伤员根本不可能泅渡的。

    计划是这样展开的,两位妇女做饭,男人伐木做舟,剩下的拆捕猎网,恢复成绳子……

    这次做的木伐很简单,仅有十根木头,宽两米多点,长五米多,加四根横木,用绳子绑扎。因为只是渡河用,没加舵。划浆撑篙王峰不会,别人更不会,因此只能采用绳子拉。

    木伐直到下午三点才搞定放入河中,而同时绳子也整理连结成近七十米的长绳。

    按着计划,必须把绳子两端固定在两岸,这边倒好说,对岸就难了。当然,对于王峰来说带绳泅渡完全不是问题。

    十月天已经凉了,水温也降低不多,这次王峰亲自下水把绳子带到对岸。刚开始脚还能触到河底,大约六七米后就不行了,完全触不到河底,只能踩水泅渡,但身上拴着绳子,自然多费劲不少。王峰釆用的是顺流斜过,比较省力气。但是还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没到对岸,绳子不够了……

    如果是直接去对岸,当然够长,这一路斜下来,反而不够了。好在此时脚可以勉强触到河底,逆水斜上,总算到了对岸。其实这也是没经验造成的,如果从木伐所在位置的上游出发,尽力稍向左前方游,到达对岸时绳子刚好垂直于岸,最短距离。这才是正确方式。王峰只图顺流省力,反而付出了更多力气。

    王峰把绳子系在岸边的一棵树上,然后开始示意对岸可以开始了。对岸由石统一指挥。木伐是有绳圈与大绳相连的,这是必要的安全措施,当然也可以不要,安全性就低多了。

    木伐不大,只能站六七个人,为安全起见,每次七个人,其中两个孩子。大人要拉绳,只能站着,小孩就只有坐着了。这让第一次坐木伐的孩子感到惊险刺激。至于木伐上的狗,只有趴着不动的份。完全没有当初在大船上那么活跃。

    最后一趟依然是七个人,不过都是探险队的勇士了,妇幼伤残及行李物件全都过来了。

    那边把绳子解开了,这边岸上众人开始帮助拉绳。木伐上的人反而不用用力拉了,一个个开始嬉闹嗷嗷叫起来……

    等众人全部上岸,西天已经开始泛红了……

    众人顾不上谈论惊险刺激,又得马上寻找合适的宿营地……

    沿河的小山包谈不上好走,但也不算多难走。毕竟原始时代并没有什么路的概念,平常走的也就是这样的路。能够涉水渡河,对原始人来说已经是奇迹了。对他们来说,渡过大河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王峰的形象在铜源等新族人眼里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

    沿着河在丘陵山区走了五天,才到达大山区,这段路,当初在河中漂流用的是一天多点。接下来的大山区才是真正的艰难路程。有时要绕道,有时要索渡,甚至有几次手脚并用的翻山……

    十月二十八日,众人艰难的到达一处以往探险到过的地方,有了稍熟悉的地方,众人决定休整半日,明早出发。

    十月二十九日傍晚时分,王峰等人到达盐沟,等到盐沟居住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到了这里,自然由角来负责地主之事了。吃的当然是加足盐的好肉和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住的倒是和绿石谷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