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会议结束之后,按照惯例,市委组织部长冯浩中午留下来吃饭。

    下车伊始的时候,和冯浩一样还是客人,任命宣布之后,杜言自然就变成了平陵县的官员,要跟着其他县委领导一起向冯浩敬酒。

    在国内,组织部之所以被称为是干部的娘家,这个说法是很贴切的。因为要进步就得首先要得到组织部的关注和重视,而如果能得到组织部长的注意,那对于一个干部来说,显然是间大好事。

    同样的,在国内的政治中,人的事情又往往是最重要的,甚至在很多时候超过了钱,因为只要用对了人,钱几乎就不是个什么大问题。

    所以饭局刚一开始,冯浩就成了所有人敬酒的焦点,虽然在座的大多数人其实还够不着让冯浩关注,不过多少都抱着侥幸心理的想法,让冯浩立刻被包围在中间,一时间推杯换盏,县委食堂里倒也显得一团和气。

    冯浩的酒量不错,能直接靠得上边给他敬酒的也有十几位,虽然酒杯不大,可一轮下来还是脸不变色,这倒也是不简单。

    在此期间有个颇为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李培政的注意,他发现给杜言敬酒的除了县委办,下面一些乡镇领导,还有县直机关的干部,以及一些年轻人比较踊跃之外,四套班子里一些级别够了或是上了年纪的干部都很少给杜言敬酒。

    这让李培政暗暗皱起了双眉,其实李培政也明白这些干部的心思,杜言毕竟太年轻,虽然按照履历上的说法,他应该已经到了二十五周岁,可实际上他今年也就是二十四岁刚过几个月。

    如果这是战争年代也就罢了,或者是八十年代早期国家提倡大力提拔青年干部的时期都说得过去,那个时候因为刚刚经历过文革的动荡,国家几乎是百废待兴,拥有经验和水平的干部的缺乏几乎在全国是普遍现象,同时因为受到之前那将近二十年极端思潮的影响,一大批领导干部都有着很严重的思想问题,所以不能不启用拥有全新观念的年轻干部,那个时候,甚至出现过不到三十岁的地市级一把手,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的。

    现在是个熬资历的时代,在全是由中年甚至是老年人组成的领导干部中,忽然出现一个二十来岁还显得乳臭未干的年轻娃娃,这不能不让一些人感到从心里无法接受。

    也许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更加难以接受,因为今年实际才二十四岁的杜言,却已经完成了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完的道路,这实在是有点人比人气死人的意思。

    至于其中有些人,则干脆对杜言的回来感到恐惧和不安,至少对县委办副主任老于来说,就是如此。

    老于是前年杜言离开县委办时,推荐给李培政接替自己县委办副主任这个职务的,当时的老于早已经因为混了多年却连个副主任科员都没混上,正显得意志消沉。

    杜言一句话老于忽然咸鱼翻身了,级别解决了,还担任了县委办副主任,这让老于的确很高兴也很感激杜言。

    不过杜言出事之后,老于就疏远了他,既没有为杜言说过一句话,别人提到杜言时,老于还迫不及待的撇清关系,生怕自己受到连累,有时候还痛心疾首的说,真是没想到小杜会是这种人,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等等等等。

    这话说的久了,自然就传到了李培政那里,因为这个李培政对老于也就有了看法。

    在李培政看来,不说杜言没做这些事,就是真的有了问题,在还没调查清楚的时候老于这么说就不对。更何况别人落井下石也就罢了,你老于这么干就太不地道了,毕竟你能有今天还要多亏杜言。

    因为这个,到了转年评议的时候,老于的正科莫名其妙的就丢了,这让老于愤懑以及,当他拐弯抹角的打听到,是李培政在他的评议上没有通融时,老于就心里窝了一团火。

    他这团火当然不敢向李培政发,可对县委办里的人就不那么客气了,发了几次火之后,老于也就想到大概是自己说杜言的那些话引起了李培政的不满,在惶恐不安之余,老于渐渐的靠向了郭松林。

    对老于这种举动,李培政是很清楚的,不过他并不后悔在老于评级别这件事上的不通融,其实他早就有心要撤换掉老于,当初杜言推荐老于接县委办副主任的职务,也只是因为当时没有合适人选的权宜之计而已。

    只是现在老于却是真的害怕了,他万万没想到,杜言不但回来了,而且一下子成了新区主任,县委常委,虽然他大半时间应该还是在新区呆着,可追究是真正的县委领导啊!

    想到这些老于的脸上就不停的冒着汗,他知道自己见势不好不但顺风转舵还落井下石的举动肯定早已经传到杜言耳朵里,想起当初传说冯超只是因为在鲤鱼居当面骂过杜言,最终就落得个身陷囹圄,甚至连带着他舅舅吴慎重都倒了霉,所以县委办副主任这位子才便宜自己那档子事,老于端着酒杯的手就开始不住的抖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