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元明哲是对的,他与秦逸尘联手,镇压金乌将更为顺利,下场也不至于那般惨烈,回到天庭后,更会受到天帝的赞赏。

    可这属于后知后觉,当时的情况下,谁能认为元明哲是对的?

    甚至大部分强者,都是支持梵万宇的,否则梵万宇也无法聚集那么多强者向帝阙宫发难。

    对或不对,是厮杀过后才能看出来的马后炮,但厮杀之时,却无法论对错,而是看谁更为勇武,看谁能杀了对方。

    所以在两军对垒之时,军阵厮杀,根本不存在什么商量着来,谁对听谁的,而就是要主副分明,这不是什么独揽兵权,而是为了一声令下,万军追随,先杀他个天翻地覆!若是因为一时犹豫耽误战机,那争执的双方别管谁对谁错,到最后只会都错了!至于帝阙二祖?

    这确实是坐镇问天关的两位大能!但是,帝阙二祖出手的机会很少,因为天庭一方,也有不逊于二祖的强者,双方多半是在遥遥对峙,致衡对方。

    除非一方的顶尖战力能够强横到直接碾压这种平衡,否则,帝阙二祖坐镇,威慑作用大过他们本身的实力。

    虽说以帝阙二祖的实力层次,让他们上阵厮杀,面对结成军阵的天庭大军,也是如砍瓜切菜,但他们能屠天庭大军,天庭的高手也能屠帝阙宫的大军。

    何况,帝阙二祖是统御全局,却难以做到每一个细节都绝对正确完美,甚至站于万军之中统御各部,和面对厮杀时的视角和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说直白点,天庭大军的刀没有砍在帝阙二祖头上,一般也砍不到更砍不伤他们,所以他们无法感同身受。

    但是秦逸尘就不同了,他的实力,属于中层栋梁,大军厮杀之时,大战的天平会向哪边倾斜,全看双方的大将本事!秦逸尘也要在阵前厮杀,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决断出身临其境该做出的决断!当然,也有以征战之道,或是统御兵道享誉天下的存在,以一人之智慧,掌握无数大军也能顾全各方,如臂指使,井井有条……然而这种存在实在太少,天帝身边倒是有一位,而他帝阙宫,勉强可以说有一位,或者说两个半位。

    那两个半位,自然是在帝阙宫位高权重的天策君王和天弑神帅这两位左膀右臂。

    天弑神帅算半位,但他是神帅,他的战力在帝阙宫也是极为强横,属于韬略和自身实力相结合,但要说单纯的用兵如神,还是比不过天帝的那位心腹。

    天策君王是军师却更是谋士,犹如帝阙帝君的幕僚影子一般出谋划策,各方计谋他都懂,各方场面他都能应对,但单独论用兵,还是不如天帝那位心腹。

    何况他闭关之后,天策君王还需代替他纵览全局,调配各方,所以帝阙帝君也很是犯愁。

    帝阙帝君也想将各方事宜打理的井井有条,例如问天关建成,已经能和天庭对垒,麾下子女都成长起来,各个能独当一面后再闭关。

    但俨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不可能事事顺着他阙御天的心意,凭他的谋划来发展。

    就比如将他斩落境界的灭道钉,灭道钉在天帝手中,何时斩落他的境界由天帝说了算,这一劫帝阙帝君躲不过,只能被动接下,然后再想办法拆招。

    所以,帝阙帝君闭关之前,必须要将问天关的大将军确立下来!至于他为何选秦逸尘……再看帝阙宫内,如阙文山一众子嗣一阵沉默,阙文山还好,只是神眸闪烁,对于父帝的命令没有意见,但其他人心中,未必人人都服!帝阙帝君心如明镜,淡淡一笑,望向阙文山:“文山,为父问你,你觉得天行自入世到如今的所作所为,可算勇武?

    可曾给为父以及帝阙宫扬威?”

    阙文山沉吟片刻,拱拳道:“天行着实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