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益州,涪城。

    这座城池通过北面的江油,可以抵达高原边缘武都、阴平两郡,与诸多羌胡部落联络;而通过东北面的梓潼,则可以通往汉中、巴西等要地;往东南,经涪水直下垫江,顺流可往荆、扬;西南面则有开敞大路直通绵竹、成都。

    以交通便捷而论,此地可以说是益州的核心所在。汉中王入驻成都以后,连续数年动用上万人力修缮扩建这座城池,在此地增设了规模巨大的军械库和军营。

    关中之战开始后不久,军师将军诸葛亮离开了成都,进驻涪城,以便直接掌控北向的人员、物资调动,有效做出支援。这般过了一阵子,诸葛亮又向成都致书,说军务繁杂,须得宿将襄理,所以想请左将军雷远往涪城一行。

    对此没谁提出异议,以雷远的名望,他既然在中枢,接受诸葛亮的邀请作为军事上的参谋,再正常不过了。雷远当即启程。

    成都到涪城的一路上,他还不断收到关中军报,这些都是呈递给诸葛亮的。而每一份送到诸葛亮案头的情报,诸葛亮都会令专人誊抄副本,呈给雷远。

    这一日夜晚,雷远赶到涪城。刚落脚下来,便取出今日的军报来看。

    虽然屋内安静,可雷远却仿佛从军报中读到了金戈撞击和铁马踏地的轰鸣。他反复看了几遍,又从身后的柜子里取出前些日子的军报再三揣摩,最后将军报小心的收起。

    他深思片刻,按剑起身,站到檐下。

    这是一座位于涪城北面地势较高处的府邸。站在这座偏厅,便可以看到城中刁斗森严的连绵库房,看到军旗飒飒的营地。营地间,还有全装贯带的军士手持刀枪,沿着固定的路线往来巡逻。

    这支军队合计有一万五千人,是玄德公控制了荆益两州之后逐步建立起的预备队,主将是后将军黄忠,副将是横江将军甘宁。一万五千人当中,除了这两将的本部以外,还有从各地轮班抽调来参加训练的人马。这种抽调、轮训,本身便是汉中王对麾下各州之军整体磨合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参与整训的将士往往能得到中枢的嘉奖和提拔,也都乐于参与。

    雷远与诸葛亮在鱼池会谈后,同样飞书往交州去,要求从交州军中挑选适当的人选,组成千人规模,择日前来涪城。

    区区千人虽并不起眼,却代表了雷远紧密尊奉中枢的态度,也展现了交州并无划地割据、自行其是的意图。在诸葛亮与雷远再次达成默契以后,此举也可以被看作雷远进一步融入汉中王军政体系的表现,对于成都城里某些人的过分多疑,会是个很好的回应。

    但眼下,雷远并没在这里见到黄忠甘宁二将,也没有看到他们的部下。涪城的营地除了少量巡兵以外,大体是空的。

    黄忠和甘宁,连带着应该驻扎在此的一万五千名精锐将士,都已经离开了。

    “计算时日,今日兴霸将军所率的前部当能赶到长安周边。”诸葛亮的声音在雷远身边响起:“希望他们帮上大王。”

    雷远微微吃惊:“这才十五日!”

    诸葛亮颔首:“军情如火。”

    从汉中发兵关中,沿途转运艰难。汉中王此番动用六万人进入关中,看似兵力不甚雄厚,但成都中枢为了保障后勤,已经费尽心力。

    成都固然有稳固的后勤基础,汉中也有屯田。可再多的物资,总需得转运到前线才能发挥作用。偏偏汉中与关中之间的山间孔道承载能力天然有限,哪怕调动再多民伕,安排再多邸阁,最终难免受限某处狭窄栈道。有时候几根桩基动摇,就会阻遏一支车队数个时辰。

    昔日曹军夏侯渊部从关中入汉中,数万大军越打越少,关中方向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援,是不能也,非不为也。如今汉中王从汉中入关中,主客易势,当年夏侯渊所面临的难处,一桩桩地都会被汉中王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