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族里提了往樊溪书院那边去,可村长和族老他们的意思,如果真的要灾年逃灾的话,却是想要往涞州那边去。”宋三弗躺在炕上,将开小会时那些人的决定说给宋老太听。

    “正常。”宋老太叹了口气:“当年整个宋家村,都是从涞州那边迁过来的,现如今又有了可能要搬迁的机会,老一辈的自然是希望能够回到原籍。但叫我说,还是樊溪书院那块地比较安全,历年以来没灾没难的,就算是历经朝代更迭,都能独善其身。更别提那地方书院最出名,咱们搬过去,家里以后的孩子念书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多。”

    宋老太最初嫁到宋家当媳妇的时候,也是听过老一辈讲他们宋家村是从涞州搬过来的,所以在听到宋三弗说组里希望搬回涞州去的时候,她表示也是能够理解的。

    只不过她并没有想要一块搬到涞州去的打算。

    且不说那边算不上安稳,就算是那边比较安稳,可跟樊溪书院比起来,终究是樊溪书院这边更胜一筹。

    宋三弗对涞州没有什么独特的情节,他也是更看重子孙后辈的发展的,故而很是认同宋老太的话。

    只不过他想到的是大嫂赵婆子。

    他不知道大嫂一家会怎么选择。

    大哥大嫂在他的心中,一直如同父母一般,实话说,他是不希望两家距离太远的。

    宋三弗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将自己心中的念头给说了出来:“秀娘,你说大嫂她们家咋办?”

    秀娘是宋老太的闺名。

    猛的被宋三弗叫闺名,宋老太还有点不好意思的。

    而对于她所问的大嫂一家怎么办,宋老太是半点不觉得是回事。

    “大嫂最是在乎子孙后代的发展,只要咱们劝说到位,樊溪书院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高,将这么一个好地方和人生地不熟的涞州一比,大嫂肯定会选樊溪书院的。”宋老太说的格外自信。

    她自认为也算比较了解赵婆子,甚至拍胸脯打包票,说等组里将事情跟村里人说了之后,她去和赵婆子说。

    赵婆子这个妯娌她也是喜欢的,如同长辈,又如同朋友。

    就连赵婆子家的几个儿媳妇,也是时常能与她说得上话的。

    她并不喜欢在村里的草亭子跟那群长舌妇侃大山,所以大多需要聊天的时候都是去找这个嫂子以及那几个侄媳妇儿。

    宋老太也是舍不得的!

    族里说要派人去打听情况,那自然是要耗费一段时间的。

    宋家村周围的村落少说也有好几个,镇子也有好几个,想要打听的清楚,那么要跑的地方就远了。

    族里派出去的后生跑的脚不沾地得了解情况,村长族老他们也是心急如焚,迫切的想知道其他地方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