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是你姜婶家,沈流云如今嫁到镇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姜红喜现在巴结陶杏儿,想让他们帮着把自家女儿说到镇上,哪里瞧得上咱们乡里人。”

    “沈忠也是,不会让两个孙女嫁到村子里,人家早就想好了,孙女嫁到镇上,孙子娶镇上的姑娘。”

    季温禾也是这么想的,有一个嫁到镇上,自然想着剩下两个也嫁到镇上。

    牛桂兰压低声音:“陶杏儿和姜红喜明面上处的好,其实这两个人暗地里也不对付。”

    “沈忠偏着大儿子,秦荷花偏着小儿子,如今因着沈流云,都偏向大儿子了。”

    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哎!我家思雨要是能嫁到镇上,我一定摆个七八桌,可惜我们家思雨没那个福气。”

    她撑着膝盖站起身:“走了,你们聊,我去打听打听。”

    “哎,慢走啊牛婶。”

    赵三娘笑了笑,等人走远后,说道:“她挺爱打听事的。”

    “牛婶确实爱打听。”季温禾尴尬地笑了一下。

    不怪大家爱八卦,过了农忙,整天在家里打络子,绣荷包,其实是很无聊的。

    包括她自己,如今也爱听各种八卦。

    赵三娘看了眼她手中的络子:“你这络子多少钱一个?”

    “两文前一个。”季温禾回道,“赵婶以后可以拿这种,熟练了以后打得特别快。”

    “我想等月底,让你兰婶把我打好的络子带去,在拿你这种。”

    “行啊,您月底记得跟兰婶说,别忘了。”

    她点头应下。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沈若烟挎着篮子,不紧不慢地进了村。

    走到铺子旁边:“李婶,王婶,周婶,苗婶,嫂子。”

    看向赵三娘,这人她并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