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对杨嗣昌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尽管说北方已经乱的无法收拾了。

    郑勋睿在南京大幅度动作,裁撤南京京营,裁撤南京锦衣卫,软禁南京的太监,同时大规模调整南京的各级官员,这些动作,不管从哪个方面出发,都可以认定其造反了,朱由检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恨不得亲自到南京去杀了郑勋睿,可惜他做不到。

    朝廷之中的态度也很是奇怪,以张溥为首的东林党人,递上来了很多的弹劾奏折,悉数都是弹劾郑勋睿的,尽管说这样的弹劾奏折,已经没有丝毫的作用,朱由检的圣旨和朝廷的敕书,很难送出京城去,后金鞑子正在北直隶肆掠,前去传旨的人肯定是冒着巨大风险的,更加关键的是,圣旨就算是送到南京去了,又能够有什么作用。

    朝廷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官员,保持了沉默,这让朱由检更加的愤怒,这些官员明显是分析了形势,认为郑勋睿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还是不要得罪,免得日后不好见面。

    这让朱由检非常的心寒,却无可奈何。

    世上没有后悔药,郑勋睿是崇祯四年的状元,当初放弃了翰林修撰的职位,主动申请离开京城,到延安府出任知府,朱由检还认为郑勋睿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谁知道十多年的时间过去,最终的结局会是这个样子。

    想要稳住大明的江山,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在杨嗣昌的身上了,只要杨嗣昌能够剿灭流寇李自成,彻底稳住北方的局势,朱由检还可以慢慢想办法和郑勋睿周旋,可要是杨嗣昌也失败了。那朱由检和朝廷就没有任何的希望和依靠了。

    自始至终,朱由检没有从自身找原因,他将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到文武大臣的身上。认为这一切都是诸多文武大臣造成的,想想这么多年来的内阁首辅。周延儒、温体仁、张至发、钱士升等人,说起来都是学识非同一般,能力也是很不错的,可就是无法与郑勋睿抗衡,其中的周延儒还成为了南京吏部尚书,与郑勋睿走到一起去了。

    再说蓟辽总督、五省总督已经漕运总督等,在朝中最有影响的前蓟辽总督洪承畴居然投降后金鞑子,原五省总督卢象升和孙传庭等人皆战死。现任五省总督熊文灿投奔了郑勋睿,原漕运总督甘学阔,同样投奔了郑勋睿。

    周延儒、熊文灿和甘学阔等人都曾经是忠于朝廷的,为什么会投靠郑勋睿,难道说郑勋睿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朱由检想不明白这些事情,登基以来,他夙兴夜寐,食不甘味,兢兢业业,一心为了振兴大明。可这么多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如今的结局,他这个皇帝。可以与太祖皇帝比较了,从来没有享受,从来没有过多考虑自身的事宜,一切都是从朝政出发,为什么一切的努力,都化作了泡影,为什么大明朝廷江河日下。

    或许一切都是天意,老天的意志是无法违背的。

    陪在朱由检身边的,依旧是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

    绝对忠心的王承恩。当然知道皇上忧虑的是什么事情,他也知道皇上最为信任的就是他这个司礼监的大太监了。

    与魏忠贤不一样。王承恩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做一些事情,但他是绝对忠心的。为了皇上的利益,他什么都愿意做,而且在权力的掌控方面,王承恩不是特别的贪心,凡是皇上信任的文武大臣,他也一定会要求自身去信任。

    皇上登基已经有十七个年头,这么多年过去,王承恩一直都陪在皇上的身边,默默做着诸多的事情,不管是被完全信任、还是被限制权力,他都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他得到了皇上最终的信任。

    当然,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王承恩就是陪护在左右的,跟随王爷遭受了诸多的惊涛骇浪,若是没有那些时候的陪伴,王承恩也很难得到皇上完全的信任。

    “王承恩,朕问你,郑勋睿造反能够成功吗。”

    皇上的问题,让王承恩的身体哆嗦了一下,御案上面放着李自成送来的奏折,李自成依旧表示臣服皇上和朝廷,只不过他要求被册封为大顺王,直接管控河南与山西两地,言下之意就是不受朝廷的节制,这是皇上不可能接受的要求。

    可皇上与朝廷面临的威胁太多了,后金鞑子还在北直隶各地肆掠,因为后金鞑子的烧杀劫掠,北直隶可以说变成了人间地狱,百姓拼命出逃,士大夫和商贾要么进入到京城躲避,要么就是进入到山东或者南直隶等地,虽说钱士升和杨嗣昌率领的大军还是在抵御后金鞑子,可那都是防御型的抵御,根本没有和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

    如此情况之下,皇上对李自成送来的文书,只能够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了。

    郑勋睿在南直隶以及山东、陕西、浙江、湖广和四川等地的所作所为,说起来比李自成更加的过分,皇上也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