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过程有些复杂,要求也很是繁琐,这些郑勋睿都不会特别关心,他已经明确给周延儒等人提出了要求,那就是登基大典不要过于的复杂。…。…
大明皇帝的登基大典有一个最为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即将登基的皇帝,总是要实行三让的,所谓的三让,就是三次推让不做皇帝,其理由大都是先皇刚刚逝去,内心悲痛,加之自身的能力不足,不敢登基等等,为此还专门有一个劝皇上继位的团体,由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组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皇上继位。
这是大明皇帝登基的习惯,但这个所谓的习惯,被郑勋睿果断的否决。
尽管郑勋睿延续了大明的国号,但他很清楚,在他统领下的大明王朝,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而很多的规矩也要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登基之前,郑勋睿主要关心的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杨贺率领的剿灭大顺军余孽的战斗情况,这件事情很是顺利,与郑勋睿的预计差不多,李自成、顾君恩和刘宗敏等人悉数死亡之后,绝大部分的大顺军军士都投降了,少部分负隅顽抗的,根本不是郑家军的对手,加之北方满目疮痍,群龙无首的大顺军也无法支持下去了。
第二件事情是北直隶、河南与山西等地的稳定事宜,这件事情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随着漕粮运抵北方,大量的官吏也被陆续派遣到北直隶、河南与山西等地,地方官府已经将稳定局势作为首要的事情做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京城各部门职能的调整,或者说是变化。
有些变化,在南方已经完成,譬如说官绅一体纳粮的事宜,譬如说依照田亩的数量来确定赋税,譬如说征收商贸赋税。支持商贸的发展等等,而这些政策的推行,都牵涉到王朝的发展壮大,牵涉到百姓是不是能够安居乐业。
洪门钱庄在大明各地的普及。没有引发太多人的注意,最为关注钱庄的是那些商贾,不过郑勋睿很清楚,洪门钱庄将是未来左右王朝商贸、金融发展的巨无霸。
洪门钱庄的票根不会变化,与几百年之后的存单一样。但票额很快会变化,会变化成为真正的钞票,在市面上流行的钞票,而那些黄金白银,将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一旦完成了这件事情,洪门钱庄将彻底蜕变为真正的银行,其强大的作用也马上体现出来,到时候其展现出来的作用会令很多人瞠目结舌。
长时间的观察体验,以及对历史的总结,郑勋睿知道朝廷之中的有些职能必须要做出调整。当然目前的分工还不可能达到几百年之后的水平,毕竟社会的发展尚未达到那么的程度,目前的大明还是以农业和商贸为主,工业化几乎没有出现。
郑勋睿需要特别加强职能的是都察院。
都察院为最高的监察、弹劾以及建议机关,可惜明朝后期,其主要职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倒是成为了党争的重要助手,而且都察院只有京城设立,地方上根本没有,也难以起到真正监督地方官吏的作用。尽管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一百多人,而且按照各省的名额分设了,但这些监察御史一般都在京城,每年也就是下去巡按的时候。才了解情况。
监察机构必须要加强,不仅仅是京城设立,省、府、州都要设立,县一级暂时不考虑,毕竟一个县的官员人数太少,寥寥数人。与几百年之后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必须要裁撤的是给事中。
给事中所承担的职能,很多都是都察院的职能,只不过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官员不放心,所以设立了给事中,专门监督百官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做事情,这些给事中品阶不高,一般都是七品官员,可权力大的吓人,因为他们直接对皇上负责,属于皇上派遣的特使,就连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都不敢得罪这些给事中。
锦衣卫依旧设立,但职能完全变化,就是负责守卫皇城。
东厂裁撤,太监不可干政。
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会审的制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大理寺是专门的审理案件的机构,一般审理重大疑难案件,特别是牵涉到高官显贵和皇亲国戚的案件,刑部则是审理诸多普通的案件,遇到影响特别大、或者特别疑难的案件,则实施三司会审的制度。
有关这方面的调整,郑勋睿思考是最多的。
大明皇帝的登基大典有一个最为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即将登基的皇帝,总是要实行三让的,所谓的三让,就是三次推让不做皇帝,其理由大都是先皇刚刚逝去,内心悲痛,加之自身的能力不足,不敢登基等等,为此还专门有一个劝皇上继位的团体,由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组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皇上继位。
这是大明皇帝登基的习惯,但这个所谓的习惯,被郑勋睿果断的否决。
尽管郑勋睿延续了大明的国号,但他很清楚,在他统领下的大明王朝,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而很多的规矩也要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登基之前,郑勋睿主要关心的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杨贺率领的剿灭大顺军余孽的战斗情况,这件事情很是顺利,与郑勋睿的预计差不多,李自成、顾君恩和刘宗敏等人悉数死亡之后,绝大部分的大顺军军士都投降了,少部分负隅顽抗的,根本不是郑家军的对手,加之北方满目疮痍,群龙无首的大顺军也无法支持下去了。
第二件事情是北直隶、河南与山西等地的稳定事宜,这件事情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随着漕粮运抵北方,大量的官吏也被陆续派遣到北直隶、河南与山西等地,地方官府已经将稳定局势作为首要的事情做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京城各部门职能的调整,或者说是变化。
有些变化,在南方已经完成,譬如说官绅一体纳粮的事宜,譬如说依照田亩的数量来确定赋税,譬如说征收商贸赋税。支持商贸的发展等等,而这些政策的推行,都牵涉到王朝的发展壮大,牵涉到百姓是不是能够安居乐业。
洪门钱庄在大明各地的普及。没有引发太多人的注意,最为关注钱庄的是那些商贾,不过郑勋睿很清楚,洪门钱庄将是未来左右王朝商贸、金融发展的巨无霸。
洪门钱庄的票根不会变化,与几百年之后的存单一样。但票额很快会变化,会变化成为真正的钞票,在市面上流行的钞票,而那些黄金白银,将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一旦完成了这件事情,洪门钱庄将彻底蜕变为真正的银行,其强大的作用也马上体现出来,到时候其展现出来的作用会令很多人瞠目结舌。
长时间的观察体验,以及对历史的总结,郑勋睿知道朝廷之中的有些职能必须要做出调整。当然目前的分工还不可能达到几百年之后的水平,毕竟社会的发展尚未达到那么的程度,目前的大明还是以农业和商贸为主,工业化几乎没有出现。
郑勋睿需要特别加强职能的是都察院。
都察院为最高的监察、弹劾以及建议机关,可惜明朝后期,其主要职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倒是成为了党争的重要助手,而且都察院只有京城设立,地方上根本没有,也难以起到真正监督地方官吏的作用。尽管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一百多人,而且按照各省的名额分设了,但这些监察御史一般都在京城,每年也就是下去巡按的时候。才了解情况。
监察机构必须要加强,不仅仅是京城设立,省、府、州都要设立,县一级暂时不考虑,毕竟一个县的官员人数太少,寥寥数人。与几百年之后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必须要裁撤的是给事中。
给事中所承担的职能,很多都是都察院的职能,只不过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官员不放心,所以设立了给事中,专门监督百官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做事情,这些给事中品阶不高,一般都是七品官员,可权力大的吓人,因为他们直接对皇上负责,属于皇上派遣的特使,就连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都不敢得罪这些给事中。
锦衣卫依旧设立,但职能完全变化,就是负责守卫皇城。
东厂裁撤,太监不可干政。
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会审的制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大理寺是专门的审理案件的机构,一般审理重大疑难案件,特别是牵涉到高官显贵和皇亲国戚的案件,刑部则是审理诸多普通的案件,遇到影响特别大、或者特别疑难的案件,则实施三司会审的制度。
有关这方面的调整,郑勋睿思考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