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军没有那么容易垮掉,杨嗣昌一定能够获取重大的胜利。”
郑勋睿的这句话,让周延儒和郑锦宏等人不明白,在他们看来,杨嗣昌本就是文官出身,真正指挥打战的事情很少做,或者可以说没有直接做过,这样的人指挥生死攸关的战斗,想要获取胜利是不可能的,能够不被流寇全歼就算是不错了。
看见众人吃惊的神情,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流寇的战斗力不强,诸位都是知道的,单单从战斗力方面来说,流寇是比不上朝廷大军的,只不过占据了人数上面的绝对优势,同时朝廷大军经历了松山之战的惨败之后,士气不振,故而普遍不被看好,不过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那就是杨嗣昌的决心。”
“杨嗣昌建议让流寇攻打陕西,结果未能得逞,按照以前的处置办法,杨嗣昌必定遭遇到数不清的弹劾,轻者丢官罢爵,重者被投入到大牢之中,不过现如今杨嗣昌依旧指挥大军作战,什么事情都没有,而且还被敕封为太子太师,如此情况之下,杨嗣昌岂会不拼死效命,主帅拿出来非同一般的勇气,下面的军士自然是受到鼓励的。”
“杨嗣昌麾下的左良玉和贺人龙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骁将,多次与流寇作战,既有重大的胜利,也有惨不忍睹的失败,他们知道流寇的弱点是什么,必然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发挥出来最大的能力。”
“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役大败,瓦剌的也先擒获了英宗皇帝,那个时候朝廷大军的精锐全部在战斗之中被消灭,也先逼近京城的时候,面对的是老弱妇孺,名相于谦站出来了,组织城内的老弱妇孺。硬是打败了强悍的也先,当时的京城保卫战,恐怕没有谁认为于谦能够获取胜利,偏偏战斗结局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京城保卫战的关键。就是于谦的勇气和胆识,当年于谦面对的局势,和如今的杨嗣昌面对的局势有些相似,只要杨嗣昌拿出来足够的勇气,这场战斗结局真的不好说。”
郑勋睿的分析有理有据。让众人信服,不过众人也感觉到奇怪,郑勋睿之前不是说过,朝廷必然面临失败的局面,北方必将陷入到大乱的局面之中,郑家军正在整合之中,准备开进北方收拾残局了,为什么又说杨嗣昌能够获取重大的胜利。
如此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郑勋睿没有解释其中的缘由,流寇的势力进入到河间府,漕运已经停止。京城和北方已经陷入到缺粮的境地,北直隶惨遭后金鞑子的蹂躏,秋收季节根本没有收获到什么粮食,山西与河南等地的粮食,悉数被流寇得到,朝廷缺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缺粮必将导致京城的大变,杨嗣昌不管如何的勇猛,也许能够稳住一时的局面,但不可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大明朝廷。
还有一件事情,让郑勋睿感受到了老天的捉弄。那就是皇太极还是好生生的,没有任何的问题,八月份已经过去,其没有暴病身亡。
稍稍停顿了一下。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福建的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徐望华呕心沥血,大致稳定了局面,郑芝龙麾下水师的整编也基本完成,我看徐望华还是要回到南京来了,凤阳巡抚之职务撤销之后。史可法回到了南京,我看就让史可法出任福建巡抚。”
郑勋睿考虑的是实际情况,徐望华责任重大,不可能总是兼任福建巡抚,按照郑家军整合的安排,福建、广东和广西为一片,郑家军一万将士重点驻扎在福建和广东两地,其地方上的稳定是不存在多大问题的。
郑勋睿预测的北方的大乱即将出现,南京六部已经陷入到一片忙碌之中,很多的事情需要筹备,户部又是特别重要的部门,户部左侍郎熊文灿虽说也有能力,但在南京的影响力不足,不可能与徐望华的威望比较,郑勋睿自身需要统筹考虑所有事情,不可能长期兼顾户部的事宜,故而徐望华必须要尽快回到南京。
史可法很有能力,早就体现出来了,出任福建巡抚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自成亲率大军逼近了保定府城,其麾下义军总是达到了三十万人。
在李自成看来,此番战斗获取胜利没有任何的悬念,朝廷大军士气不振,从真定府匆忙退往保定府,本就是无心恋战,义军已经占领了真定府、大名府以及河间府部分的地方,接下来就是乘胜前进,打败杨嗣昌及其麾下的朝廷大军,兵锋直指京城了。
得到斥候禀报,说是朝廷大军在保定府城之外排兵布阵的时候,李自成仰头哈哈大笑了,他早就听说杨嗣昌只是文官,虽说在战术部署方面有着很不错的能力,可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如今看来果不其然,杨嗣昌若是率领朝廷大军死守保定府城,义军想要攻克保定府城,尚有一定的难度,或许会付出较大的代价,现在杨嗣昌抛却了占据的优势,与义军面对面厮杀,如此岂不是给与了义军机会。
李自成马上命令斥候告知在河间府的刘宗敏,率领大军速速赶赴保定府。
郑勋睿的这句话,让周延儒和郑锦宏等人不明白,在他们看来,杨嗣昌本就是文官出身,真正指挥打战的事情很少做,或者可以说没有直接做过,这样的人指挥生死攸关的战斗,想要获取胜利是不可能的,能够不被流寇全歼就算是不错了。
看见众人吃惊的神情,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流寇的战斗力不强,诸位都是知道的,单单从战斗力方面来说,流寇是比不上朝廷大军的,只不过占据了人数上面的绝对优势,同时朝廷大军经历了松山之战的惨败之后,士气不振,故而普遍不被看好,不过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那就是杨嗣昌的决心。”
“杨嗣昌建议让流寇攻打陕西,结果未能得逞,按照以前的处置办法,杨嗣昌必定遭遇到数不清的弹劾,轻者丢官罢爵,重者被投入到大牢之中,不过现如今杨嗣昌依旧指挥大军作战,什么事情都没有,而且还被敕封为太子太师,如此情况之下,杨嗣昌岂会不拼死效命,主帅拿出来非同一般的勇气,下面的军士自然是受到鼓励的。”
“杨嗣昌麾下的左良玉和贺人龙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骁将,多次与流寇作战,既有重大的胜利,也有惨不忍睹的失败,他们知道流寇的弱点是什么,必然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发挥出来最大的能力。”
“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役大败,瓦剌的也先擒获了英宗皇帝,那个时候朝廷大军的精锐全部在战斗之中被消灭,也先逼近京城的时候,面对的是老弱妇孺,名相于谦站出来了,组织城内的老弱妇孺。硬是打败了强悍的也先,当时的京城保卫战,恐怕没有谁认为于谦能够获取胜利,偏偏战斗结局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京城保卫战的关键。就是于谦的勇气和胆识,当年于谦面对的局势,和如今的杨嗣昌面对的局势有些相似,只要杨嗣昌拿出来足够的勇气,这场战斗结局真的不好说。”
郑勋睿的分析有理有据。让众人信服,不过众人也感觉到奇怪,郑勋睿之前不是说过,朝廷必然面临失败的局面,北方必将陷入到大乱的局面之中,郑家军正在整合之中,准备开进北方收拾残局了,为什么又说杨嗣昌能够获取重大的胜利。
如此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郑勋睿没有解释其中的缘由,流寇的势力进入到河间府,漕运已经停止。京城和北方已经陷入到缺粮的境地,北直隶惨遭后金鞑子的蹂躏,秋收季节根本没有收获到什么粮食,山西与河南等地的粮食,悉数被流寇得到,朝廷缺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缺粮必将导致京城的大变,杨嗣昌不管如何的勇猛,也许能够稳住一时的局面,但不可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大明朝廷。
还有一件事情,让郑勋睿感受到了老天的捉弄。那就是皇太极还是好生生的,没有任何的问题,八月份已经过去,其没有暴病身亡。
稍稍停顿了一下。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福建的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徐望华呕心沥血,大致稳定了局面,郑芝龙麾下水师的整编也基本完成,我看徐望华还是要回到南京来了,凤阳巡抚之职务撤销之后。史可法回到了南京,我看就让史可法出任福建巡抚。”
郑勋睿考虑的是实际情况,徐望华责任重大,不可能总是兼任福建巡抚,按照郑家军整合的安排,福建、广东和广西为一片,郑家军一万将士重点驻扎在福建和广东两地,其地方上的稳定是不存在多大问题的。
郑勋睿预测的北方的大乱即将出现,南京六部已经陷入到一片忙碌之中,很多的事情需要筹备,户部又是特别重要的部门,户部左侍郎熊文灿虽说也有能力,但在南京的影响力不足,不可能与徐望华的威望比较,郑勋睿自身需要统筹考虑所有事情,不可能长期兼顾户部的事宜,故而徐望华必须要尽快回到南京。
史可法很有能力,早就体现出来了,出任福建巡抚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自成亲率大军逼近了保定府城,其麾下义军总是达到了三十万人。
在李自成看来,此番战斗获取胜利没有任何的悬念,朝廷大军士气不振,从真定府匆忙退往保定府,本就是无心恋战,义军已经占领了真定府、大名府以及河间府部分的地方,接下来就是乘胜前进,打败杨嗣昌及其麾下的朝廷大军,兵锋直指京城了。
得到斥候禀报,说是朝廷大军在保定府城之外排兵布阵的时候,李自成仰头哈哈大笑了,他早就听说杨嗣昌只是文官,虽说在战术部署方面有着很不错的能力,可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如今看来果不其然,杨嗣昌若是率领朝廷大军死守保定府城,义军想要攻克保定府城,尚有一定的难度,或许会付出较大的代价,现在杨嗣昌抛却了占据的优势,与义军面对面厮杀,如此岂不是给与了义军机会。
李自成马上命令斥候告知在河间府的刘宗敏,率领大军速速赶赴保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