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石堡城一战便是,李光弼苦苦相劝,王忠嗣就是不为所动,抗旨不遵。李亨听说,气得直跺脚。
像一座山,像一块磐石,让人气得一脚踢上去,踢得脚趾生疼。
这样一番歪理,竟真就吓住了李亨,不是因为李亨无理辩不过,而是因为一旦双方士卒起了冲突,事后闹到御前,圣人绝对不会信他。
这句话,他确实说过,且是以理所当然的语气,那是韦坚案之后,有幕僚说,哥奴如此行事与太子已成生死之敌,若不能废太子,只怕会以武力阻止,王忠嗣遂义正辞严地表了态。
视线里,王韫秀正要拼命地阻拦孙孝哲,撕心裂肺地劝王忠嗣自保,可王忠嗣不听。这让李亨也在心中埋怨这个义兄的执拗。
耳畔是王韫秀撕心裂肺的劝,王忠嗣恍若未闻。
这柄刀捡起了,他躲得过孙孝哲的劈砍,可躲得过接踵而来的明枪暗箭吗?哪怕躲过了所有刺杀,可躲得过疾病吗?哪怕病能痊愈,躲得过一次接一次的栽赃构陷吗?
即使躲过了朝堂上的所有漩涡,躲得了陛下的疑心与杀机吗?
千言万语,都在这一跪当中了。
“阿爷?”
此时李亨看着王忠嗣的背影,既哀其将死,又怒其不肯做一丝妥协。
他不理解这个义兄为何要自寻死路。
~~
薛白在千里镜里能看到王忠嗣往降圣观这边望了很久,他看不到他的眼神,却能感受到他的情绪。
他像是得到了王忠嗣最后的托付,如同在说“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但他们其实都知道,这么做,很有可能是白费工夫。如果薛白、元载不能够把李隆基带到降圣观来亲眼目睹,事后,一切的解释权很可能都要归于旁人,而哪怕亲眼目睹了,结果也不好说,因为李隆基打心眼里就是猜忌王忠嗣。
这猜忌似乎是个死结。
因此薛白能够明白王忠嗣为何最后做出了这个选择。
过去的几年里,他极力想要保护王忠嗣,有时看起来都已经成功了,打消了李隆基当时的杀心。可只要有人一撩拨,那信任危机就要显现出来。
刚在南诏立下功劳就被调入朝中任兵部尚书,当鲜于仲通在喝彩声中献俘,王忠嗣犹僵卧在梁州养病,面对着政敌的明枪暗箭,而圣人不见重病之人,这种表态几乎是在纵容他们继续迫害。
到了今日,薛白依旧能再保王忠嗣一次。
可连他也不确定,这种保护对于王忠嗣而言,是好是坏。
像一座山,像一块磐石,让人气得一脚踢上去,踢得脚趾生疼。
这样一番歪理,竟真就吓住了李亨,不是因为李亨无理辩不过,而是因为一旦双方士卒起了冲突,事后闹到御前,圣人绝对不会信他。
这句话,他确实说过,且是以理所当然的语气,那是韦坚案之后,有幕僚说,哥奴如此行事与太子已成生死之敌,若不能废太子,只怕会以武力阻止,王忠嗣遂义正辞严地表了态。
视线里,王韫秀正要拼命地阻拦孙孝哲,撕心裂肺地劝王忠嗣自保,可王忠嗣不听。这让李亨也在心中埋怨这个义兄的执拗。
耳畔是王韫秀撕心裂肺的劝,王忠嗣恍若未闻。
这柄刀捡起了,他躲得过孙孝哲的劈砍,可躲得过接踵而来的明枪暗箭吗?哪怕躲过了所有刺杀,可躲得过疾病吗?哪怕病能痊愈,躲得过一次接一次的栽赃构陷吗?
即使躲过了朝堂上的所有漩涡,躲得了陛下的疑心与杀机吗?
千言万语,都在这一跪当中了。
“阿爷?”
此时李亨看着王忠嗣的背影,既哀其将死,又怒其不肯做一丝妥协。
他不理解这个义兄为何要自寻死路。
~~
薛白在千里镜里能看到王忠嗣往降圣观这边望了很久,他看不到他的眼神,却能感受到他的情绪。
他像是得到了王忠嗣最后的托付,如同在说“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但他们其实都知道,这么做,很有可能是白费工夫。如果薛白、元载不能够把李隆基带到降圣观来亲眼目睹,事后,一切的解释权很可能都要归于旁人,而哪怕亲眼目睹了,结果也不好说,因为李隆基打心眼里就是猜忌王忠嗣。
这猜忌似乎是个死结。
因此薛白能够明白王忠嗣为何最后做出了这个选择。
过去的几年里,他极力想要保护王忠嗣,有时看起来都已经成功了,打消了李隆基当时的杀心。可只要有人一撩拨,那信任危机就要显现出来。
刚在南诏立下功劳就被调入朝中任兵部尚书,当鲜于仲通在喝彩声中献俘,王忠嗣犹僵卧在梁州养病,面对着政敌的明枪暗箭,而圣人不见重病之人,这种表态几乎是在纵容他们继续迫害。
到了今日,薛白依旧能再保王忠嗣一次。
可连他也不确定,这种保护对于王忠嗣而言,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