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怕你们撑不住,我又何必自毁形象,唱什么《别为我伤心》呢?《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快乐崇拜》,哪个不行?”

    “商业和艺术,总要有所取舍,不是你说的么?赚钱就赚钱,别整些花里花哨的东西。我连《不要认输》的发售都推迟了,下一张专辑,绝对不能再跳票了。”

    好不容易有一首自己填词,部分参与编曲的现代流行摇滚,结果因为主题不符合,而被排斥在《因为爱情》专辑之外,着实让人气闷。

    <divclass="contentadv">“我知道了,中秋节前后开始预热吧。”

    见金尚承诺了,梅逢春放心了。

    金尚是个实诚人,要么不说,做了保证就一定会兑现。

    “那就好!这次咱们走商业路线,如此成功,还是在扛着戴义琴同期发行专辑的压力下取得的成绩,多多少少也算是是知名团队了吧?”

    “应该吧!”

    “那……你手里的存货,还充裕吗?不管是《因为爱情》还是《男人的好》,里面排末尾的一两首,已经……”

    “有失水准?”

    “倒也不能这么说,在如今的流行音乐市场,最差的,比其他同期作品也要好很多。就是……没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了。”

    比如说《狂浪》这首流行摇滚,和专辑里的“排头兵”相比,简直就像是敷衍之作,这种像是“恰烂钱”的定制化口水快歌,居然和《玫瑰的名字》是一个人的做平,你敢信?

    如果不是加入了一小段彰显个性的说唱,一个“大失水准”的评价肯定是跑不掉的。

    同样是“玩”音乐,说什么销量或者名气,就太“外行”了,哪怕是纯纯的消费歌迷,绝大部分也听得出,到底哪一首比较“高级”。

    “你就那么看好hiphop,国内主流音乐圈,对这类风格评价两极分化。”

    “哪里是两极分化,简直就是穷追猛打,快成为妖魔鬼怪了。”

    hiphop诞生的土壤就注定了它一开始就是作为亚文化而出现的。

    反叛个性,宣泄倾向,标新立异,自由随性,刺激新潮,娱乐极端等标签,比还没完全被国内歌迷接受的摇滚还要夸张。

    “再过几年,或者等我们名气更大一点,多宣传宣传hiphop,或许也还不错……”

    “名气大了,顾忌就多了。咱们现在连hiphop都不敢放开手脚,将来‘玩’更加特立独行的雷鬼风,岂不是要被骂到退圈?”

    “别别别,那是你的计划,不是我的,如果不是有必要,我都不敢想象,自己会涉足金属摇滚。摇头晃脑,奇装异服,鬼哭狼嚎,怕不是要自绝于亲朋好友了。”

    “算了,步子不要迈得太大。上一张专辑,咱们不是试过拉丁流行风的《LaIslaBonita》?更多尝试,也是理所当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