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中了!哈哈,打中了!佛祖保佑,菩萨保佑,太上老君保佑……建胬他们怎么还不退呢?”
看到三磅炮不断地将炮弹砸进清军的队列,王知县忍不住兴奋得又叫又跳,然而虽然那几们三磅炮给建胬带来了不小的损伤,但是建胬还是在坚定的,一刻不停的靠近,王知县又紧张起来了。
“王大人,这几炮虽然打中了,但是杀伤还是有限,这样的杀伤,还不足以让建胬退却。”郭怀一在一旁解释说。同时郭怀一也在心里给对面的那些建胬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虽然对面的家伙都是敌人,但他们能在这样的炮击下继续前进,倒也真不愧是天下强军。
“要是换了我大明的官军,面对护厂队的这些小孩子们这样的炮击,他们也能这样坚持吗?”郭怀一在心里问了自己一句,然后又摇了摇头。福建的那些卫所兵就不说了,那就是些叫做兵的农奴而已。如果没有督战队的大刀在后面,怕是只要听到大炮的声音,这些卫所兵就应该跑得一个人都不剩了吧?就算是……就算是。
郭怀一突然想到,如果是郑家的士兵,在面对这样的炮击的时候,能够像眼前的这些建胬一样继续前进吗?他很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他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郑家的一般的士兵的确相对于卫所军更为悍勇一些,但是和眼前的建胬还是不能比的。
“除了护厂队,怕是谁都不可能做到建胬这个样子了吧?”
满清军队继续逼近,这也让吕西安稍微惊讶了一下:“他们的队形还保持得很不错呀。看来这些野蛮人还是很有些勇气的,已经不亚于很多欧洲小国的军队了。”
不过他并不太因此而担心,因为必要的时候他的手中还有多达三十门的六磅炮还可以加入射击。就是在欧洲,也很少有这样的火力密度,吕西安觉得如果这些火炮加入到攻击当中,这些野蛮人的攻击就应该到此为止了。
这个时候清兵的盾车已经逼近了拒马,距离第一道战壕也只有几十步远了。
郑三发抱着自己的燧发枪坐在战壕里,背对着清兵的方向,嗖、嗖、嗖、嗖,不断有炮弹从他的头上飞过去。郑三发很想站起来看看,不过这是纪律所不允许的。这时候他看见一个传令兵跑了过来,和队长李向阳说了些什么,然后李向阳一下子站了起来,用略有点颤抖的声音命令道:“全体起立,开始检查装备!”
郑三发站起身来,将装备再次检查了一遍:枪已经装填好了,子弹、火药也都放在应该放的地方了。刺刀也挂在腰间。
“向右转,跑步进入阵地,做好射击准备。”李向阳看大家迅速的检查完了装备,就命令道,于是这一队护厂队就迅速的一个整齐的向右转,然后沿着交通壕进入到了前沿的战壕里。
郑三发将燧发枪架在战壕前面的土地上,眯上一只眼,瞄准了正在继续靠近的一辆盾车。
满清的盾车,郑森也通过一些途径得到过实物。并针对它,以及它的仿制品进行过各种破坏性的实验。实验的结果证明,在正常的距离上,护厂队手里的燧发枪应该可以轻松的击穿这些东西,甚至就是明军装备的鸟铳(火绳枪),只要是质量合格的(当然这个很少),而且使用了合格的火药(这个更少,我大明的火药偷工减料得一塌糊涂,威力普遍比西方火药来得小),而且装药的分量也够(这个干脆就不可能,因为不合格产品太多,满装药会炸膛的,而为了避免炸膛,我大明从来不用百分百装药)也能在合适距离击穿这些盾车。
其实盾车这东西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欧洲人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玩意儿,但是这东西到了火器时代很快就被淘汰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东西顶不住火枪的射击。至于我大明的火枪虽然据有些明粉的说法,我大明的科技世界第一,但是,我大明的火枪却实实在在的是个坑货。
现在双方的距离已经到了三十步左右,郑三发的耳边猛地响起了李向阳的命令:“开火!”
郑三发立刻朝着那辆盾车开了枪。一股青色的烟雾从他的枪管里喷了出来,遮挡住了他的视线。不过郑三发也没有时间观察自己射击的成果,依照以前的训练,他立刻转过身,半跪下来,开始给燧发枪装填子弹。
当郑三发开始将铅弹装进枪管,并且用通条压严实的时候,他听了了一阵低沉的炮声。
郑三发知道这是六磅炮的声音,在此前他们已经不止一次的演练过在防御作战中如何和这种火炮配合了。燧发枪只有在相当的距离上才能保证在击穿了盾车之后依旧有非常可靠的杀伤力。而这个距离已经很近了。燧发枪装填需要时间,这段时间足够让残存的清兵冲进战壕了。
在此之前,郑森等人也考虑过采用轮射的方式来提高火力的持续性,从而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轮射的时候,因为每一轮射击的火力密度都严重下降了,这样的轮射根本不可能阻止八旗兵冲上来。
于是一个新的火力组合方案就出现了,那就是用六磅炮的霰弹和燧发枪配合进行轮射。这样每一轮的射击都能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
六磅炮射出的霰弹在如今的距离上也能轻松的击穿这些盾车,当然盾车后面的那些建胬也不是钢筋铁骨,同样顶不住这样的攻击。
看到三磅炮不断地将炮弹砸进清军的队列,王知县忍不住兴奋得又叫又跳,然而虽然那几们三磅炮给建胬带来了不小的损伤,但是建胬还是在坚定的,一刻不停的靠近,王知县又紧张起来了。
“王大人,这几炮虽然打中了,但是杀伤还是有限,这样的杀伤,还不足以让建胬退却。”郭怀一在一旁解释说。同时郭怀一也在心里给对面的那些建胬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虽然对面的家伙都是敌人,但他们能在这样的炮击下继续前进,倒也真不愧是天下强军。
“要是换了我大明的官军,面对护厂队的这些小孩子们这样的炮击,他们也能这样坚持吗?”郭怀一在心里问了自己一句,然后又摇了摇头。福建的那些卫所兵就不说了,那就是些叫做兵的农奴而已。如果没有督战队的大刀在后面,怕是只要听到大炮的声音,这些卫所兵就应该跑得一个人都不剩了吧?就算是……就算是。
郭怀一突然想到,如果是郑家的士兵,在面对这样的炮击的时候,能够像眼前的这些建胬一样继续前进吗?他很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他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郑家的一般的士兵的确相对于卫所军更为悍勇一些,但是和眼前的建胬还是不能比的。
“除了护厂队,怕是谁都不可能做到建胬这个样子了吧?”
满清军队继续逼近,这也让吕西安稍微惊讶了一下:“他们的队形还保持得很不错呀。看来这些野蛮人还是很有些勇气的,已经不亚于很多欧洲小国的军队了。”
不过他并不太因此而担心,因为必要的时候他的手中还有多达三十门的六磅炮还可以加入射击。就是在欧洲,也很少有这样的火力密度,吕西安觉得如果这些火炮加入到攻击当中,这些野蛮人的攻击就应该到此为止了。
这个时候清兵的盾车已经逼近了拒马,距离第一道战壕也只有几十步远了。
郑三发抱着自己的燧发枪坐在战壕里,背对着清兵的方向,嗖、嗖、嗖、嗖,不断有炮弹从他的头上飞过去。郑三发很想站起来看看,不过这是纪律所不允许的。这时候他看见一个传令兵跑了过来,和队长李向阳说了些什么,然后李向阳一下子站了起来,用略有点颤抖的声音命令道:“全体起立,开始检查装备!”
郑三发站起身来,将装备再次检查了一遍:枪已经装填好了,子弹、火药也都放在应该放的地方了。刺刀也挂在腰间。
“向右转,跑步进入阵地,做好射击准备。”李向阳看大家迅速的检查完了装备,就命令道,于是这一队护厂队就迅速的一个整齐的向右转,然后沿着交通壕进入到了前沿的战壕里。
郑三发将燧发枪架在战壕前面的土地上,眯上一只眼,瞄准了正在继续靠近的一辆盾车。
满清的盾车,郑森也通过一些途径得到过实物。并针对它,以及它的仿制品进行过各种破坏性的实验。实验的结果证明,在正常的距离上,护厂队手里的燧发枪应该可以轻松的击穿这些东西,甚至就是明军装备的鸟铳(火绳枪),只要是质量合格的(当然这个很少),而且使用了合格的火药(这个更少,我大明的火药偷工减料得一塌糊涂,威力普遍比西方火药来得小),而且装药的分量也够(这个干脆就不可能,因为不合格产品太多,满装药会炸膛的,而为了避免炸膛,我大明从来不用百分百装药)也能在合适距离击穿这些盾车。
其实盾车这东西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欧洲人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玩意儿,但是这东西到了火器时代很快就被淘汰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东西顶不住火枪的射击。至于我大明的火枪虽然据有些明粉的说法,我大明的科技世界第一,但是,我大明的火枪却实实在在的是个坑货。
现在双方的距离已经到了三十步左右,郑三发的耳边猛地响起了李向阳的命令:“开火!”
郑三发立刻朝着那辆盾车开了枪。一股青色的烟雾从他的枪管里喷了出来,遮挡住了他的视线。不过郑三发也没有时间观察自己射击的成果,依照以前的训练,他立刻转过身,半跪下来,开始给燧发枪装填子弹。
当郑三发开始将铅弹装进枪管,并且用通条压严实的时候,他听了了一阵低沉的炮声。
郑三发知道这是六磅炮的声音,在此前他们已经不止一次的演练过在防御作战中如何和这种火炮配合了。燧发枪只有在相当的距离上才能保证在击穿了盾车之后依旧有非常可靠的杀伤力。而这个距离已经很近了。燧发枪装填需要时间,这段时间足够让残存的清兵冲进战壕了。
在此之前,郑森等人也考虑过采用轮射的方式来提高火力的持续性,从而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轮射的时候,因为每一轮射击的火力密度都严重下降了,这样的轮射根本不可能阻止八旗兵冲上来。
于是一个新的火力组合方案就出现了,那就是用六磅炮的霰弹和燧发枪配合进行轮射。这样每一轮的射击都能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
六磅炮射出的霰弹在如今的距离上也能轻松的击穿这些盾车,当然盾车后面的那些建胬也不是钢筋铁骨,同样顶不住这样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