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故人相见

    “萧兄弟,看你和这位妹子的穿着举止就知道,你们肯定是大城市里来的人”!韦兰峰有些文化,虽然不知学历是什么,但是从他的谈吐中可以看出来,他应该是机修厂的一个小头头,不过在萧寒审视人家的同时,人家也在审视他俩,听萧寒的语气真诚,韦兰峰灌了一口米酒,对他说道。

    “像你们这些城里人,只把我们这穷山沟沟当成是你们工作累了的时候消遣的风景看,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呢,却对这些你们眼中的青山绿水又爱又恨”!

    果然是经济问题,韦兰峰在厂里上班能够正常开支的时候,家里的生活还算宽松,可自从厂子经营不景气之后,断了这道收入来源的韦家,便陷入了困境,虽然在实行包产到户之后,他家也分了一些山田和一个山头,只是和大多的人家一样,凭着这些,也仅仅能够满足温饱。

    山地是不少,可能种植粮食的地方却不多,细算起来,就连他今年奋力开荒所得的一小块地块,他家的土地也不过是两亩山田。

    两亩地,产出的粮食也仅仅凑合够吃罢了,一年嚼用下来,根本就没啥结余,而这时候,他妻子有生了病,让他家的经济雪上加霜。

    “萧兄弟,今天啊,你也就是来了我家,我还能招待你,你要是去别人家,说不定就给轰出来了”!韦兰峰说道。

    正如三年前潘耀东所说的那样,锦屏这里,壮汉关系十分紧张,就因为萧家集的良种传到锦屏之后,南部的水田和北部山地的收入差别加剧扩大的缘故。

    锦屏南部地区种植了新品水稻之后,产量几乎翻了两番,这还不算,现在的香米等品种,更是因为其香味浓郁等特点,卖价也大幅提升,两项相加,南部汉族聚居区,算是脱贫致富了。

    而北部山区,在种养殖方面,仍旧延续过去几千年的水平,相比之下,就成了贫瘠之地。

    都说不患贫富患不均,锦屏也是这样,为什么大家都是锦屏人,你们汉民就能能轻松的种植水稻越来越富裕,而我们壮民则只有窝在山沟沟里越来越难过呢?

    有了这个想法,壮汉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如果不是韦兰峰在县城里边上了几年班,和汉族人多有接触,换别的家,是没人愿意招待萧寒他们两人的。

    聚居区的问题,那是历史造成的,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现在拿出来说事儿,其实就是一个心里不平衡问题。

    “韦大哥,其实山地也有山地的有利方面,只要挖掘出来,不敢说强于平原地区,但是也不会差的”!萧寒说道,“我今天刚来,还不十分了解情况,但是以我的家乡的情况对照,应该就是这样了,在我老家,南部也是大片的稻作产区,不管水稻,还因为靠着海边,大海里的产出更加丰富,不管从哪边说,都应该比北部山区要强吧,可是,北部山区经过了产业调整之后,在农业这一块,人们的收入并不比南部的粮农和渔民差”

    萧寒这样一说,韦兰峰非常感兴趣,连忙追问,萧寒便把青山县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韦兰峰说了一下,他本就是发起人,知道的自然清楚,一项项的说下来,顿时让韦兰峰眼睛冒光,随即想到了什么,重又黯然。

    “萧兄弟,我们这儿的山上也有桑树丛的,以前也养过桑蚕,只是后来因为丝厂、绢厂都纷纷关停,没有了销路,才逐渐的给人扔掉了,哪里比得上你们那儿,有丝厂绢厂服装厂这么一套完善的桑蚕系统呢”?

    “您说的是事实,可是,青山那边的丝厂绢厂的,不也是曾经关停倒闭么,也是后来才重建的,青山能做到,锦屏一定也行”!

    “萧兄弟,原来您的老家是江北临清啊,怪不得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你想的也简单了些,要知道,之所以青山县的桑蚕养殖,甚至是附近市县的桑蚕养殖能够迅速复苏并迅速发展,是有人家青山服装厂做龙头的缘故”!

    “呵呵,韦大哥,没想到你对临清这么熟悉”!

    “当然熟悉了,我们县长县委书记都说过不知多少遍了,可惜,只能羡慕人家,我们这边却没办法复制,因为青山县服装厂的厂长和总设计师,可是国际闻名的大设计师呢,咱锦屏哪有那种人物”?韦兰峰摇了摇头,就锦屏来说,想拥有舒芳这样一位杰出的服装设计大师不是不可能,但是目前的确是没有,将来即便能有,可那也只是将来。

    “呵呵呵”萧寒笑了起来,指着舒芳对韦兰峰问道:“韦大哥,你知道她是谁么”?

    “不就是弟妹”?韦兰峰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看着萧寒楞楞的说道。